江南官网app下载 ,职校招生与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江南官网app下载
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江南官网app下载

>

职校资讯

>

招生信息

吉林省实验最新消息(吉林省实验高中)

来源:江南官网app下载 时间:2022-08-01

本期栏目,我们走进吉林省实验中学,深度专访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洪杰。

吉林省实验中学创办于1948年,作为吉林省知名学校,在吉林省基础教育战线上,发挥着中心校、示范校、实验校的作用。2019年王洪杰任职以来,学校秉承封闭式管理,开放化办学,协同化育人为宗旨,为校园发展、改革带来深远影响,为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再注新的灵魂。

记者:王校长您好,今年,您已经在省实验任职两年半,这两年多的时间,我们见证着省实验的发展与变化。“缘于情怀,立在匠心,形于思想,成在品质。”是您提出的办学理念,首先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您对教育的理解吗?

王洪杰:这就是作为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种感悟,我认为教育是温度、厚度、深度和气度的总和。

教育的温度是源于热爱教育、关爱学生、潜心教研,把平凡的职业视为伟大事业的情怀。“爱”是成就教育的基础。

教育的厚度是指敬业奉献、薪火相传、专注创新,在切磋琢磨中追求专业极致的匠心。“匠心”是教师从事工作的态度。

教育的深度是指进德修业、敦品励行、启智育魂,在探索真理中沉淀凝炼的思想。没有思想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

教育的气度是指兼容并包、刚健有为、行稳致远,在自我建构自我突破中蝶变的品质。只有持之以恒的坚守,才能形成“品质”。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教育是唤醒,是关爱,是期待,是欣赏,是让学生在和润优雅的环境中,不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不断弘扬人的主体性,在品味成功的愉悦中,不断发挥潜能,建构自我,成就社会,报效国家。

教育需要激励与磨砺并重。教育是一种启蒙,一种唤醒,一种自律,一种自觉,既要保护天性、渐启悟性、唤起灵性,又要规约劣性、稳定本性、彰显个性,要培育健康的人格,塑造优秀的品格。

总之,教育是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文明、不断进步的基石。

记者:近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了《“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这是首次就“党的领导”相关内容一体化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教材作出的整体设计。《指南》指出,高中阶段重点解析党的先进性、革命性、人民性,帮助学生形成拥护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您认为此举,对高中阶段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有什么作用?作为学校,应该如何更好地将政策落地?

王洪杰:课程教材中融入“党的领导”相关内容,是红色基因的植入,是培根铸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内在需要,是提高课程教材建设水平的本质要求。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中学时期的学生正经历着生理、心理、社会性的重要调整时期,在这个阶段加强红色主题教育,对于进一步发挥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忧患意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学校,是政策实施的主阵地,重大主题教育要贯穿各学段、覆盖各学科,形成体系,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并结合学生年龄特征,持续开展。首先要细化政策实施。学校实施要结合自身特点,分学段分学科细化任务,明确各类课程教材融入“党的领导”的具体内容,强化学段衔接,使主题教育内容更加系统化。

其次是强化培训培养。构建专业化教师团队,确保政策实施过程的系统性、准确性、针对性和适宜性。

再次要优化教学研究。深入开展对“党的领导”相关内容教育教学研究,结合党史资料和文献节选,通过自主探究、表达分享、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形成拥护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

记者:如今我们经常讲,要强化“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您认为,在我们的工作中,应该如何进一步贯彻并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

王洪杰: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五育并举”在学校落地,需要融入课堂教学,推动教学创新,提升育人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要加强实践和体验教育。教育是做的哲学,“五育并举”是实践的产物。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实践样态和实践形式,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实践和育人实践。要实现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学校教育需要加强生活实践、劳动和职业体验的教育。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我校组织的农植、植树等活动让学生在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和拥抱自然的体验中成长。

组织学生参观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看到代表世界最先进技术的“复兴号”高铁就在眼前,或许某一个学生的奋斗意志就产生了,学习目标和热情就被激发了,这是培育学习动力的最佳时机,这些都是对我校德育“以活动促学习”理念最好的诠释。让学生接触自然、体验生活、了解社会,才能获得在未来社会立足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其次,要强化锻炼教师育人基本功。“五育并举”是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新基本功,要求教师将“五育并举”转化为一种教学能力,既要善于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充分发挥每一堂课、每一个教育活动综合性效应,也要善于融合利用育人资源,实现基于融合、为了融合和在融合之中的新型教学方式。


记者:相信很多学生和家长,如今更加重视的是新高考改革。我们也关注到,在我省新高考政策发布前,学校便在王校长领导下,做了充足的准备,您能谈谈在新高考改革中,学校有哪些优势,并开展了哪些亮点工作吗?

王洪杰:

一是系统构建课程体系,助力学生卓越成长。

为适应新课程以及高考综合性改革,学校成立“课程研究开发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职能部门的主体,将课程管理、研究与开发作为首要任务,高位统筹教材、教学与教研的深度融合;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学校课程体系以体现学校品格的育人理念为主线,聚焦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新高考综合改革做好了智力支撑。

二是创新课堂教学体系,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新高考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以及研究者,要通过创设结构性情境在师生思维互动中实现共同精神成长。探索小组讨论辩论、议题式深度学习、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营造有活力的课堂文化,深入挖掘语言符号背后学科知识内容和意义所包含的精神价值和学科思想,全面促进学生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的深度发展。

三是科学指导选课走班,提升学生生涯规划能力。

学校成立了“生涯规划指导中心”,指导学生有目标、有方向的选择课程,明确了学生发展指导在学校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和指导原则,在此基础上注重学生发展指导的系统化、主题化、多样化。通过学科教学、导师引领、专题讲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职业体验、主题活动等多种途径实施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发展的方向感。组织开展“慧积知行,勇立潮头”新高考、新课程学习项目,开设“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制定“3 1 2”学生选科与大学专业匹配方案。创立“阳光心理成长”中心,配合“走班”教学稳步开展,创设全员育人的生涯文化环境。学校从高一伊始便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科学预判未来的专业和职业选择。

四是建立校本教研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研强师、科研兴校”,学校通过建立青年教师发展学校和名师工作室,大力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将科研作为兴校的重要途径,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鼓励教师立足校本,结合实际开展微课题研究,切磋教研观点、提升教学境界。为每一个教师提供并创造最富有生命力的发展路径,打造“行动研究型”教师队伍,回归于教学实践,服务于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光荣使命。

记者:谈到新高考,那在访谈的最后,王校长能不能也给更多高一新生和新生家长支支招,当他们面对“3 1 2”学生选科等重点环节时,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王洪杰:2021年吉林省新高考综合改革正式落地实施,未来人才需要哪些能力?我认为是独立思考能力、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新高考更是明显体现这一点,这是符合未来人才培养的。

首先要做好生涯规划,生涯规划汇聚了生命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等学科理论和智慧,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课程相互衔接,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吉林省实验中学的“生涯规划指导中心”便将12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大类匹配的选科要求制成墙报、年级廊报供学生随时查看研究,为学生选课走班做好充足准备。

其次要依据志向、爱好、自身优势,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考虑高中优势学科与大学所选专业的匹配度等因素。

再次,要确定所选学科指向相关的职业倾向,科学地分析相关专业的发展前景,价值取舍要谨防陷入功利误区,所以要长远一些,不要短视。

最后,我觉得选科的核心是要有前瞻性,尤其在当今急剧转型的社会,要关注强基计划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

同学们都应该作充分准备,服务社会,做国家需要的现代化人才。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4 www.vegst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SiteMap 联系我们|浙ICP备202301878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