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样奖励孩子更好呢?
来源:江南官网app下载 时间:2023-07-26
香港教育学院为了研究
孩子们的大脑如何作决定,
开展了一项实验:
研究人员邀请一些中学生,
以先进的核磁共振扫描技术
每两秒拍下参与者的脑部情况,
其间,参与者会进行有关决策的游戏。
在这项决策游戏中,
孩子们可以在
“赌一把”与“保守”中做选择,
选择“保守”会得到既定的结果,
而选择“赌一把”的孩子,
则各有一半机会赢或输给
那些选择“保守”的孩子。
第一轮游戏,
研究者只是让参与者尽力玩,
第二轮,表现突出者有100元奖金,
第三轮虽然也有奖金,
但在游戏开始前,
第二轮的100元奖金会先被收回。
结果发现,
第一轮与第二轮中
参与者的选择没有显著差别,
但在第三轮中,
被收回奖金的参与者
更多选择“赌一把”。
这表明:
若以物质奖励孩子们的良好表现,
那么,在移除奖励后,
孩子们会为了追求奖励
变得更加冲动。
对参与者的大脑扫描结果亦显示,
在前两轮中,
参与者的“反思系统”较活跃,
但在第三轮中,
参与者的“冲动系统”更活跃。
人脑中有两个区域共同负责决策,
其中“纹状体”是人的自我奖励中心,
负责产生冲动;
另一个是“前额叶皮层”,
构成人的反思系统,
负责抑制冲动与思考后果。
前者好比汽车的油门,
推动人向前行,
后者则类似刹车系统,
两部分互相协调,
主宰人的决策及*能力。
孩子进入中学阶段后,
脑部“自我奖励机制”(冲动系统)
已发展成熟,
而“*机制”(反思系统)却尚未成熟,
因此他们容易冲动、沉迷娱乐。
他们不停地浏览社交网站、网上购物,
这会*大脑奖赏系统,
释放快乐物质“多巴胺”(Dopamine),
促成他们不断去做冲动的事。
青少年还会受青春期的荷尔蒙影响,
令这种“心瘾”加剧。
不少父母或教师
会用物质来奖励孩子,
但除非能一直提供奖励,
否则孩子便会因失去奖励而放弃学习,
转而做一些可获得即时满足的活动,
如上网或玩电子游戏等。
专家建议,
家长要帮助孩子
建立起对学习的由衷热爱,
可经常对孩子说些鼓励的话,
例如:
“解完这种难题是否很开心,
很有满足感?”
其实,除了物质奖励,
家长还可以采用多种奖励方式。
例如:
精神奖励,
包括对孩子的成长表示
鼓励、肯定、满意、
赞叹、尊重、佩服等;
情感奖励,
包括微笑、拥抱、拍肩、
关注、抚摸、鼓掌、眨眼等;
活动奖励,
包括与父母一起旅游、
跟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等。
而最受孩子欢迎的奖励方式,
是给孩子主导权,
让他选择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例如,当孩子完成了一件事,
可以让他选择跟朋友一起玩,
做他们喜欢的事,
或允许他多看一些喜欢的节目等。
(全文完)
多巴胺(Dopamine)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是一种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主要负责人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森确定多巴胺为脑内信息传递者的角色,使他赢得了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
标签:家长怎样奖励孩子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