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寄语家长的五点建议,如何更好的培养孩子“人文情怀”
来源:江南官网app下载 时间:2023-07-28
▼ 刘 媛
刊登在今年一月中旬《华盛顿时报》的这篇文章,无疑是近期内备受热议的教育话题之一了,文中提到的、由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撰写的这份题为《让关怀无所不在》的教育报告,正式而郑重地将“人文关怀”纳入大学招生的衡量标准之一,的确鼓舞人心。
此倡议一经出炉,众多大学,特别是常春藤名校招生负责人们纷纷热烈响应,如同该报告的首席作者Richard Weissbourd所说:“有史以来第一次,我看到一些优秀的大学走到了一起,希望能共同引发一场教育变革,从而改变招生工作中所侧重的价值观”。
一直以来,无论是学生,家长,教师,教育咨询顾问,行业研究者,甚至是各类媒体们,往往都会以这些世界顶尖大学的录取原则,作为我们培养学生的“金科玉律”和“最高指令”。如今,关于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个教育的永恒命题,也只能由一些精英大学引领潮流、破陈出新,想来虽然不免无奈,但是这也不失为是一个“因地制宜”的策略了。
不过,大家也不必矫枉过正,为了“良善”而“良善”,期望将它用作大学申请的“奇招”或“必杀技”。培养并激励孩子们挑战自我,追求卓越并不是问题所在,而是如果我们仅仅关注于“独善其身”,而缺少了“人文关怀”或“利他”的教育纬度,那么在人生的长跑中,往往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精神”,文中也特别列出了可供家长们参考的一些具体举措,不妨一读。不过,我更希望,大家能够更多着眼于培养孩子们的“他人视野”。也就是说,去真正帮助、启发、或鼓励孩子们关注、发现和探索一个除了自身以外、更为广阔复杂的世界。很多时候,当她/他能够被给予空间和时间,去投入到她们所能带来变化的事情之时,“人文情怀”和“公民精神”被实践,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想申请好大学吗?哈佛大学报告倡导良善而非超能
作者:Lisa Heffernan/Jennifer Wallace
文章来源:华盛顿时报 (1月20日)
随着家里的大孩子开始申请大学,家长们也难免一起陷入日益煎熬的压力之中。在过去四年的高中生涯里,孩子们忙于各种学校作业,修读AP课程,准备SAT,努力完成学校论文,在曲棍球校队打球,还要参加课外辅导。
眼看着她在申请材料中有板有眼地填写了这些活动,但显而易见,这远远不够。虽然她的生活已经被功课、课外活动和志愿项目给彻底填满,但也只有五项活动可填——申请表里还有十个格子空荡荡的。至于AP课程,共有十五个格子,也只能填入孩子引以为豪的四门AP课程。
家长们可能都会想,什么样的孩子才能填满申请中的所有格子,现在的大学申请标准哪里出了问题。
哈佛教育研究生院推出了一个名为“让关怀无所不在”(Making Caring Common)的项目,该项目在日前发布了一个报告,提出了大学招生变革的重要一环,倡导在招生应更侧重人性关怀,而非超人能力。
长期以来,家长、教育家和大学管理者一直在与招生标准引发的负作用做斗争,比如,过于注重学生个人成就,和家境富裕的学生所具备的不公平优势。该报告名为《扭转浪潮:在大学入学标准中激励学生关心他人和公共利益》(Turning the Tide: Inspiring Concern for Others and the Common Good Through College Admissions),力图解决此等复杂的问题。报告描绘了这样一幅蓝图,旨在帮助时下大学申请人解决三大棘手挑战:过重的学业压力,过度强调个人成就而忽略公民素质,以及不同收入水平和背景学生之间机会不公平的现象。
“多年来,许多学校都曾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要想有所作为,各个学校需采取一致的行动,”本报告首席作者Richard Weissbourd表示。包括招生官(例如哈佛大学的招生官)、学院院长、教授和高中辅导老师在内的八十多名业内人士均表示支持该项目。
“有史以来第一次,我了解到一些优秀的大学走到了一起,希望能共同引发一场教育变革,改变招生工作中所侧重的价值观”。 —《Making Caring Common》的作者Weissbourd博士
本报告的支持者耶鲁大学的本科招生院长Jeremiah Quinlan解释说:“我们想录取在课 堂内外都有建树的学生,但我们也在寻找难以量化的一些素质,比如发自内心的知识探求和渴望,以及对他人和公共利益的关心”。
为了对该报告作出响应,耶鲁大学将在下一年的大学申请材料中要求申请人提交一篇短文,思考其对家庭、社区和/或公共利益的参与和贡献。同时,耶鲁大学也将倡导,在“通用申请系统”(Common Application)和“联盟申请系统”(Coalition Application)的课外活动部分提高灵活性,便于学校调整对学生填报要求以及课外活动陈述的思路。
佛吉尼亚大学也表示支持该报告,其招生办主任Gregory Roberts表示:“我们支持“新时代”,因为我们的理念和报告文件里的许多原则和要点一致,(例如)在高中学生中弘扬、支持、培养优秀的公民,鲜明的个性、个人责任感以及公民参与。”
同耶鲁一样,上述报告研究结果公布后,一些支持者已经调整了他们的招生政策。Weissbo--urd表示,在未来两年多的期间内,人文关怀项目将和大学招生官、家长、高中辅导老师及其他业内人士并肩合作,深入实施报告所提出的各项建议。
下面是本报告的五大要点,以及人文关怀项目提供的家长贴士,告诉家长们如何更好的进入一个注重学生“人文情怀”的大学申请“新时代”。
1控制课业负担和课外活动,减轻学生压力
招生办应传递明确的信息——“冗长傲人的申请表并不会提高录取几率”,从而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压力。为了落实这一点,报告的作者建议,在申请表中仅设2-4个活动填报项目,或者要求学生在一篇短文中描述2-3项有意义的活动。不应当鼓励学生盲目堆积一长串的AP学分,而应当侧重在个人真实兴趣领域里持续付出的努力。
家长小贴士
鼓励孩子寻找对其有意义的,而非导致过度负担的课外活动、课程和志愿项目,以此来帮助孩子。
2尊重学生对家庭和社区的不同贡献方式
目前的大学申请通常对家庭经济情况较不富裕的学生不利,这些学生可能做了一些重要但被忽视的贡献,比如,从事*来补贴家用,照顾家庭成员等,这令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参加课外活动或社区服务。大学需要明确传达其对家庭贡献的高度重视,并安排足够的时间让申请者描述他们在家中的角色。如此,本报告的作者希望从更广泛的视角来重新定义什么是成就。
家长小贴士如果您的孩子在放学后帮忙料理家务,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或者为家庭做出了其他重要的贡献,请确保您的孩子在申请中对这些事情加以描述。3强调真实,而不是“过度包装”
报告的核心就是这一理念:招生委员会寻找的是那些真实、坦诚面对个人兴趣和成就的学生。鼓励学生保持自己的本真,对自己所选择的活动保持开放态度,考察众多的大学来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学校。报告也明确指出,“过度包装”的申请可能起到反效果。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说出自己的故事,才是最好体现自信和诚实的方式。
家长小贴士当申请材料不完全真实、经过包装时,其实大学招生官能敏锐察觉到。家长既要帮助孩子展现出他们最精彩的一面,也要保持他们展现真实的自我。4减轻考试压力
有的学校将考试设为可选项,通过这样的改变来降低SAT和ACT在大学录取中的权重。招生办公室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另一方面通过明确解释标准化考试在录取中的权重,来帮助学生减轻考试压力。
家长小贴士鼓励孩子不要参加同一标准化考试超过两次,因为参加多次考试并不会取得真正大幅提高的分数。提醒您的孩子注意这一点。5参加有意义的社区服务
报告强调了一个常见的错误观念,即认为参加备受瞩目的志愿项目或到有着浓厚异域色彩的境外国家参加志愿活动,会让申请者与众不同——的确如此,但是注意,起到的也许是反效果,也就是说,这类志愿活动反倒令人觉得不真实。对很多学生而言,服务活动是成长和成熟的机会。 Weissbourd博士也发现,即使那些带着私利动机参加社区项目的学生,也可能受到极大触动,学到意义非凡的知识和体会。
家长小贴士帮助孩子找到持续一年或更长时间,可以让孩子全心投入、对其而言重要且带来有益影响的社区服务项目。社区参与可采取不同的形式,例如可以在慈善厨房帮忙来解决当地社区需求,或者志愿参加政治宣传活动,或者在家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寻找可以让孩子和接受帮助的人有所接触的活动,而不仅仅是孩子在单方面给予,因为这样做有时会让孩子自视高人一等,可能不是一个有价值的经历。
文章转自公众号:自在波罗蜜,原文标题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超人”, 还是培养“人”?
以上就是江南官网app下载 为大家带来的哈佛大学:寄语家长的五点建议,如何更好的培养孩子“人文情怀”,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