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学习好?如何才能长时间高效学习?
来源:江南官网app下载 时间:2023-07-29
怎样才能学习好?这个问题,有点空泛,不是很好解读,但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学好又要讲求效率,所以这个问题转换一下思维就是,怎样才能长时间高效学习。
怎样长时间高效学习又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长时间坚持;另一个是高效。
一、二者能兼顾吗?
又要高效,又要长时间,二者能兼顾吗?
也许很高效的方法,不能长时间坚持呢?也许能长时间坚持的方法,效率不高呢?
先以我自己跑步的经历为例。
以前,我天天晨跑三四公里,跑得非常辛苦,坚持了三四年。
效果呢,有一点,但是,身体还是很差,稍微一放松,身体状态又回到原形。
后来,用最慢的速度,每天跑五六十分钟,坚持了二十天。
突然间,感觉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身体极棒,有用不完的力气,跑起步来也是想快就快,想慢就慢。
坚持跑步?没有任何困难!即使偶尔放纵自己,几个月不跑步,身体仍然很不错,随时可以切换成跑步状态。
后来,有个初三学生,每天在学校,拼命练一千米,累死累活,没有进步,我带着他,慢跑十二次,千米成绩马上从三分五十进步到三分三十!
关于跑步,普通人持有的错误观点是:
①只有用尽可能快的速度跑,才最高效。
②用最慢的速度,跑再久,多半也没什么效果。
于是,普通人时常采用的错误方法是:
①拼命跑一千米,然后每天多一米,这样,一年后就能跑到若干米!
②拼命跑一千米,然后每天快一秒,这样,一年后就能跑进多少秒!
这样跑,当然会累得不行,很难长时间坚持下去,即使好不容易坚持了,最终的效果,竟然不怎么样!
然而,以为没效果的,最容易坚持的,也最轻松的跑步方式,真实效率竟然高得不可思议!
与跑步类似,大多数人都以为:只有最努力、最刻苦地学习,才最高效。
然而,刻苦的学习,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坚持。
能让绝大多数人都能长时间坚持的学习方法,必然是相对比较容易和轻松的。
有些相对容易和轻松的学习方式,效率也会高得不可思议!
二、最能长时间坚持的方式
很多学习方式,之所以让人无法坚持,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负荷接近大脑的极限,学起来很累,从而坚持不下来。
有些学习方式,思维负荷甚至超出了大脑能够承受的范围。所以刻苦了,努力了,还是做不出题,挣扎了,坚持了,还是没有进步。
能够长时间坚持的学习方式,一定是比较轻松的,思维负荷大大低于大脑的最大承受水平。
我们使用的学习方式,一般都可以归于听、说、读、写四类。
这四类中,最能持久的,莫过于阅读。
阅读一本喜欢的小说,一个人可以津津有味地看上一整天,轻松看完几百页,甚至上千页。
坚持每天或每周固定的阅读,阅读一些喜欢的悠闲小说,最终,学生会拥有极高的阅读能力和极高的语文素养。
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提高语文成绩,相比于每天辛苦地分析课文、做课后习题来说,这是更轻松、更能长时间坚持、效率又更高的学习方式。
其他科目的学习中,也可以大量地使用阅读来学习。
不过,如果阅读材料比较难,思维负荷也会变得比较高。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分类筛读、多次阅读的技巧,来降低难度,使得学习可以长时间坚持。
比如阅读数学教材,第一遍可以只读文字和概念,第二遍增加阅读公式及推导,第三遍增加阅读例题解法,第四遍增加阅读课后习题。
比如阅读英语课文,可以第一遍听音频和标注生词,第二遍大声朗读,第三遍思考语法现象和文章意义。
比如预习古文,可以先听一遍音频,然后大声朗读,最后再默读。
在这种多次阅读法中,第一遍要么只读部分较容易的内容,要么使用有口无心这类思维负荷较轻的方式阅读。
有了第一遍阅读的基础之后,后一遍阅读也就变得容易和轻松了。
三、听说写中的问题与措施
各种学习方式中,阅读最快,最轻松,最能坚持,也最高效。
在其他学习方式中,我们可以使用阅读进行补充和配合,来降低难度和提高效率。
接下来我们讨论其他几种学习方式:听、说、写,可能会存在哪些困难,以及解决的办法。
①听的问题:走神和跟不上。
听老师讲课,知识通过声音再配合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传递出来,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比较轻松的学习方式,所以,这也是在学校中实施的主力学习方式。
但对有些人来说,在听讲过程中,很容易走神;另外一些人,则因为基础太差,听不懂,跟不上。
解决的办法:听之前,用阅读预习。
使用快速阅读,提前预习要讲的内容,最好是已经提前阅读两到三遍,才去听课。这样,在课堂上,偶尔走神,回过神来,也能知道老师讲到哪儿。
提前预习也降低了内容的难度,学生更容易听懂,跟上老师的进度,甚至有些知识,听讲一遍,就能牢牢记住,再也不会忘记。
但有些提前预习的学生,会在课堂上克制不住自己,喜欢接老师的话,炫耀自己早就知道了这些知识,从而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
这些学生,应该注意养成安静听课的习惯。
②说的问题:分心和累。
说包括出声朗读、口语交流和演讲。口语交流和演讲,这里暂不讨论。
在出声朗读时,很容易出现分心,朗读久了,还会口干舌燥。
解决办法:朗读之后,通过默读思考意义。
朗读的目的,一是锻炼发声器官,使发声肌肉的操控自动化;二是熟悉课文,把课文读顺口读出节奏。
朗读的过程,相对来说,比较累。每次朗读,最好不要超过一小时,并且,在朗读时,可以有口无心,不去主动思考文章意义。
要想获得文章的全部意义,可以在多次朗读之后,一边默读,一边思考。
③写的问题:累和时间失控。
写包括抄写、笔记、做题和写作。写是最累的学习方式。
在做题或作文时,很容易在时间消耗上失去控制。有时候,冥思苦想一两个小时,一道难题还做不出来,一篇文章还开不了头。
解决办法:写之前,用阅读来预习;利用思维解题;写之后,用阅读去总结。
老师布置作业后,马上浏览一遍作业。即使是只读题不思考,过几小时后再做作业,思维中也会自动对题目有一些加工,从而增大短时间内解出题目的概率。
最好是提前几天,就先把作业快速浏览一两遍。这样做,有可能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某些知识时,就能无意识地获得某些做题的灵感。
做题时,一定要控制时间!一道题思考过久,就应该放弃。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思维走进了死胡同,要么是基础知识还不过关。
如果是思维进了死胡同,怎么想也做不出来的,过段时间再回头看,可能一下子就顿悟了。
如果是知识知识不过关,应该回去补充基础,而不是苦苦做题。
作业太多,可以利用思维去解题,而不用真正动笔去做。
太简单的题,可画个小×,太难的题,画个小√。
事后,对那些标注小√的难题,多次快速阅读,去复习解题思路,发现思维陷阱,总结题目类型。
至于作文,如果写不出来,可把写作过程分解成几个小步骤,然后一步一步地操控思维活动,写出作文来。其中的技巧,这里暂不讨论。
四、尽量大块时间
我在自学过程中,会尽量安排在较长的大块时间内,只用一种方式来学习。
比如说,我阅读一门教材,会尽量一口气把教材读完。
阅读完这门教材以后,我不会马上第二遍阅读,而是去阅读第二门的教材。
只有把所有的教材反复阅读三四遍,对所有知识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才会改变学习方式,去总结归纳,去思考习题。
使用大块时间学习,学习计划会变得很精简。也许一整天,都在做同一件事。
有时,我会在阅读的间隙,插入朗读、抄写、背诵等小块的学习任务,作为学习的调剂。
抄写公式,是我最喜欢用的调剂方式,每次不超过十分钟。
朗读英语或古文,每次大概二十分钟到四十分钟。
背诵一篇例文,每次大概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
抄写、朗读、背诵,同一种任务,每天只用一次。
有时,心情烦燥,不想阅读,抄写几分钟公式,心就静下来了。
有时,差几十分钟就要吃饭了,朗读一会,背一篇文章,时间就打发了。
如果把一天的时间,分成几块,甚至十几块,并详细计划在每块时间内学习什么,这样做,光是制定学习计划,就让人头痛。
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管理时间,切换任务,也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好不容易沉浸在一种学习方式中,又要跳出来,开始另一种学习方式。
所以,尽量不要把时间割裂。碎片化后的时间,很容易让人忙来忙去,却收获很小。
有人认为要长时间高效学习,就得作好时间管理,并推荐使用番茄工作法,个人不敢苟同。
番茄工作法,把时间分割成25分钟的小块。才看了几十页书,就去学其他的,这几十页的知识,和相邻时间块学的其他知识,都没有联系。下次再看时,无法接着往下看,还得先重复一遍上次的内容。
当然,如果是在工作中,有很多烦琐的小任务要做,番茄工作法还是可能有用的。但对于需要思维长时间沉浸其中的任务,比如学习,最好想办法避免使用番茄工作法,避免频繁的任务管理和切换。
在参加工作后,不是所有的学习时间,都能规划得很大块。可利用周末或晚上,预览和总结全部知识,然后再利用生活碎片时间,学习章节细节。这样才能让细节融入整体,不会互相孤立而没有联系,学到东来忘了西。
也许你会说,在学校学习,时间不就是被课程表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吗?
在学校中,所使用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听讲。无论是老师讲,还是学生听,都难以长时间坚持,所以,不得不分割成一节又一节的课。
不过还好,学校的学习计划,只需要学生被动地跟随,不需要花费主动努力去监控和管理。
一节课开始时,也许学生在主动性上,并未准备好,心思还没有完全回归,但随着老师声音的*和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回到课堂中,沉浸在讲课的内容里。
课堂外的预习和复习,需要学生更多的主动性。这时,把学习时间分割成太多的小块,就有可能既麻烦而难以执行,又不会效率很高。
预习和复习中,尽量使用大块时间,尽量把相邻几章、相邻几课的内容,当作一个整体去对待。这样做,才能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才能弥补课堂上的小块学习的不足,学习效率才会更高。
五、纯粹的学习环境
学习时,尽量摒弃环境中那些能影响我们沉浸学习的各种不利因素。
交一些能带给自己能量,激励自己向上的朋友,而不要交那些成天总是在邀约吃饭、娱乐和打游戏的朋友。
一些不上进的充满负能量的朋友,或许你想影响他们,让他们变得更好,但他们对环境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你的估计。
成天无所事事的人,生活中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其他人也变成无所事事的人。
在学习环境中,不要让自己能轻易地接触到*、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
即使你的自控能力很强,带着*,也能一直学习,不去看它。但*只要在身边,思维中始终会分出一丁点精力去想它,只不过你意识不到。
在有些人看来,在家里并不是一个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学习的地方。
有些人,在特别安静的环境中,学习进行不下去。
但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
什么样的环境,才能让自己轻易地、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长时间地沉浸在学习中,这需要你自己去摸索和尝试。
这里只是根据个人长期学习经历,总结出来的一些能长时间高效学习的经验,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
希望读者读到这些怎样才能学习好的经验,或网上其他牛人更多牛叉的经验时,不要全部盲目照搬,而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慢慢摸索和尝试,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式。
总结一下本文的观点:
①思维负荷远低于承受极限,学习才能长时间高效地坚持。
②阅读是最能长时间坚持的学习方式。
③阅读困难内容,需要筛读、多次阅读等技巧。
④听前预习,更容易听懂,也不怕分心。
⑤朗读时可不去主动思考意义。
⑥太难的题,可放弃或看答案,事后利用阅读来总结归纳。
⑦使用大块时间学习,间插小块的抄写、朗读和背诵任务。
⑧学习计划尽量简单易执行,避免使用番茄工作法。
⑨课堂是被动跟随计划,课外学习要和课堂形成互补。
⑩摒弃环境中能影响沉浸学习的不利因素。
今天最后推荐的在线辅导平台是专注教育——中小学网上*辅导,全国重点中学名师*家教补家教补习。
以上就是江南官网app下载 为大家带来的怎样才能学习好?如何才能长时间高效学习?,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