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保靖县利用乡村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 办有泥土味的乡村教育
来源:江南官网app下载 时间:2023-07-31
江南官网app下载 小编推荐:
教育部:2020年基本补齐两类学校短板 进一步振兴乡村教育
教育综合改革:更好推动乡村教育发展 努力实现“三心”教育理想
位于湖南省湘西边陲的保靖县,是国家第一批革命老区、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试点县,全县31万人口中,土家族、苗族占78%,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地区。
脱贫攻坚,振兴乡村,少数民族山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教育兴则乡村兴。要振兴乡村教育,如何走出一条特色之路?笔者认为,要利用好乡村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办有泥土味的乡村教育。
乡村教育要办出“土”味。“土”味即民族味。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学校教育的特殊营养。
一要全力打造“土”校园。在保靖,酉水河流域的学校要打造土家文化特色,吕洞山区学校要传承苗族文化精髓,通过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在建筑设计上注意融入民族元素,青砖黛瓦、飞檐翘角,体现民族特色。在校园文化墙、文化长廊、文化带建设上,通过绘画、石刻、书法等方式,展示土家族和苗族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诗词文化等,展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要大力推行“土”课程。把土家摆手舞进行改编,作为学校的规定动作,每天在大课间准时演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另外,学校可根据实际设计自选动作,将民族文化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开设别具特色的“土”课程。如把酉水船工号子、铜铃舞、苗歌、苗鼓等与音乐课相结合,苗画、苗绣、土家织锦等与美术课相结合,踩高跷、竹竿舞等与体育课相结合,湘西民族故事、传说等与语文课相结合,把原汁原味的“土”文化搬进课堂,再通过课堂进行传承和创新。针对学校留守儿童多现象,学校还可以依托青少年宫开设“第二课堂”、假日课堂,成立苗鼓队等兴趣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和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三要致力培养“土”专家。教师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关键,保靖县聘请当地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校园开班授艺,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成长。每年选派年轻教师参加全州民族文化传承学习培训,进行系统学习。分批次组织教师全员参“湘西民族文化传承”国培项目学习,通过听专家讲课、讨论学习、调查研究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学习传承民族文化之道,为学校培养一批“土”教师、“土”专家。
乡村教育要办出“泥”味。农家娃不知农事是农村教育的悲哀。大自然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是乡村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要充分利用大自然丰富的课程资源,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办接地气的乡村教育。
一要建好实践基地。学校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开辟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如吕洞山区是保靖黄金茶种植基地、葫芦中学等利用劳动实践基地种植黄金茶,清水坪、比耳镇是柑橘种植基地,当地学校在劳动实践基地里传授柑橘种植技术。其他学校根据实际建好养猪、种菜等个性化劳动实践基地。把劳动实践基地作为学习的“第二课堂”,让学生挥洒汗水、收获知识。
二要编好乡土教材。积极开发乡土教材,引导教师和学生一起收集保靖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丰富物产、人文人史等编写成乡土教材,供学生学习和使用,让他们在探访和学习中了解家乡,增强对家乡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长大建设家乡的热情。
三要用好田间课堂。在农村,山水可作讲台,田野是课堂,大自然是一本最生动的教科书。让学生在春风里读书、在花海里画画、在树荫里听小鸟歌唱、在池塘里看一只小蝌蚪的成长,通过切身感受和体验,增强学生对自然、对世界的认知和思考,丰盈自己的内心世界。
当然除了“土”味和“泥”味,乡村教育还不可少了一味“现代味”,乡村教育也要紧跟城市步伐,赶上时代潮流。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建设数字校园,打造智慧课堂,让学生借助网络漫步云端,联通山外大世界,与时俱进,办不落伍的乡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