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官网app下载 ,职校招生与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江南官网app下载
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江南官网app下载

>

职校资讯

>

招生信息

辽宁职业学院报名网站(网上办事大厅)

来源:辽宁职业学院时间:2022-08-12

10月中旬以来,全国地方党媒百名总编齐聚宜昌参加第十二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开展“壮美长江·诗画宜昌”百名总编看宜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百家党媒眼中的宜昌是什么模样呢?

百家党媒“看”宜昌④山水画卷的“诗和远方”

近日

湖北《黄冈日报》

湖南《株洲日报》

云南《玉溪日报》

陕西《商洛日报》

河南《平顶山日报》

纷纷推出宜昌专版

立足长江经济带视野

重磅报道宜昌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新成效

并通过互联网全媒体宣传平台

进行全网二次传播

向广大读者展现大美宜昌画卷

湖北《黄冈日报》

全文如下

↓↓↓

山水画卷的“诗和远方”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宜昌样本

何运林 余平清

“壮美长江,诗画宜昌!”

10月14日至17日,在橙黄橘绿、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家新闻媒体聚焦宜昌,参加由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主办的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

从清江画廊到屈原故里,从稻花香集团到三峡大坝,从三峡大数据中心到三峡非遗in巷……采访团实地触摸宜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脉动,探寻宜昌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新作为、新亮点,感悟宜昌高质量发展的“诗和远方”。

屈原祠

融合:文化赋能绿水青山

“花咚咚的姐儿是一朵花,醉人的酒窝映彩霞,绣球抛出吊脚楼,魂儿丢在月亮下……”

在清江画廊演艺大厅,斥巨资打造的清江流域首部室内土家民俗歌舞秀《花咚咚的姐》精彩上演。这部剧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由国家一级编导唐静平导演团队精心打造,剧目时长45分钟。高亢的原生态山歌、婉转的长阳南曲让人如痴如醉,骂媒、哭嫁等土家婚俗和洗衣、耕作等土家生产生活场景,让游客看到了一个古老的民族在这里繁衍、奋斗、生生不息……极富土家文化特色的精彩演出,赢得阵阵掌声。

《花咚咚的姐》演出现场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5A级景区清江画廊位于长阳境内,以“远离尘世喧嚣、寻觅巴人足迹、探寻土家文化、回归绿色天堂”的绝美意境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近年来,该景区强化用户思维、游客体验,把传承民俗文化与发展旅游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开发了一系列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线路,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推动旅游业发展由“卖山水”向“卖文化”“卖体验”转变,让山水的“高颜值”逐步转化为文旅产业的“高价值”。

清江画廊景区

“再美的山水,看多了也会有疲倦的时候。然而,景区深藏的文化底蕴却是陈酿,历久弥新。”清江画廊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卫东说,长阳之美,美在秀丽的山水,更美在灿烂的文化。文化点亮清江山水。今年暑假期间,每个双休日,景区每天都安排两场《花咚咚的姐》演出,场场爆满,市场反响非常好。“十一”黄金周期间,购票观看演出的游客超过7000人。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雍正年间改称“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宜昌人文厚重,拥有2400多年历史,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嫘祖,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中华民族团结和平使者、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里。自古以来,宜昌备受文化名人青睐,留下了“李白三过荆门山”、“杜甫留宴下牢溪”、“白居易命名三游洞”、“苏轼赋诗三游洞”等故事。

宜昌充分发挥人文资源丰富优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用文化点亮绿水青山。在宜昌,像清江画廊这样致力于传播民俗文化,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景区有20余家。屈原故里、三峡人家、清江画廊等景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展示基地,三游洞、车溪等景区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再现历史记忆,让游客徜徉山水之间,体验和领略宜昌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精髓。

文化赋能绿水青山,伴随文旅融合碰撞的火花,打造世界旅游文化名城的梦想,已悄然照进宜昌的发展现实。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648.8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68亿元。

创新:科技助力企业腾飞

走进位于夷陵区龙泉镇的稻花香集团,酒香扑鼻,令人沉醉。

集团第五生产车间专门酿造馫香型白酒。馫香型白酒不仅酒香特别,而且“馫”(xīn)字让许多记者蒙圈。集团有关负责人说,“馫”古同“馨”,意为香气,也指人品高洁。

馫香型白酒是稻花香集团以消费者为中心,历时7年潜心研究,吸纳清香、酱香和浓香传统工艺精华,有机融合小曲糖化、高温堆积、泥窖发酵工艺,秉持自然生态酿造,一步法酿成,斩获2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中国酒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等。稻花香集团以中国馫香型白酒定义者的身份,建立白酒发展馫赛道。今年7月,馫香山水风系列新品正式发布,万吨馫香型白酒智能化酿造基地也同步开工建设,将成为稻花香白酒主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稻花香集团

馫香型白酒酿造车间

1982年起步,1992年创立“稻花香”品牌,1997年实现集团化经营,2006年走上跨越发展的快车道……科技创新助力企业腾飞。40年来,稻花香集团从1500元贷款起家的村办作坊成长为中国企业500强,产品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0多个大中城市、1000多个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稻花香集团依靠科技创新助推企业腾飞,正是宜昌市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来,宜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构建完善科技创新布局,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着力打造长江中上游创新资源密集、创新活力迸发、服务带动明显的区域性科创中心。出台了《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强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持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2019年,宜昌成功迈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3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020年,再次荣获全省科技创新综合考评优秀等次,猇亭区、远安县、枝江市、宜都市、夷陵区、当阳市等6个县市区位列全省县市区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前20强,表彰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宜昌科技创新绩效评价全省第一,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生态指数均位居全省同类市州第一。

绿色:逐梦清洁能源之都

三峡电站发电1118亿千瓦时;葛洲坝发电184亿千瓦时;隔河岩发电38亿千瓦时;高坝洲发电11亿千瓦时……2020年,宜昌全市水电发电量1404亿千瓦时,创造新的历史纪录。

宜昌是水电之都,全市有468座水电站,三峡大坝、葛洲坝、隔河岩一度分别是世界最大、中国最大和湖北最大的水电站。

葛洲坝

远眺三峡大坝

站在“国之重器”三峡大坝上,高峡平湖的壮观景象令人震撼。16日11时,坝前水位172.66米,已经进入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后首次175米蓄水的冲刺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时,曾站在大坝这里俯瞰三峡平湖,强调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在大坝上讲解的工作人员,提起当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峡工程时的情景依然激动不已。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三峡工程时指出:“三峡工程的成功建成和运转,使多少代中国人开发和利用三峡资源的梦想变为现实,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重要标志。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的典范,是中国人民富于智慧和创造性的典范,是中华民族日益走向繁荣强盛的典范。”

如今,宜昌正谋划“再建一个三峡大坝”。2008年开始,宜昌开展抽水蓄能电站普查工作,目前初步确定一批装机规模超过30万千瓦的站点资源,总装机201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的资源量相当于再建一个三峡工程。目前,长阳清江、远安宝华寺抽水蓄能电站已纳入湖北省抽水蓄能(2025)规划备选站点。秭归罗家、五峰太平及长阳清江、远安宝华寺抽水蓄能电站均已签订开发协议。

因水而兴,因水再兴。依托水电这个清洁能源的基本盘,宜昌正向清洁能源之都澎湃前行——

截至2020年,宜昌累计建成光伏电站422个,总装机32.42万千瓦,风电场9个,总装机70万千瓦。

宜昌地区页岩气储量丰富,超过5000亿立方米,且拥有用水条件好、毗邻天然气长输管线等优势。宜昌正加快页岩气开发步伐,有望建成继四川盆地之后的第二个页岩气生产基地。今年1月28日至7月14日,宜志页1HF井已累计输送燃气330万立方米。按照一个三口之家平均每月15立方米计算,足够22万个家庭用一个月。

宜昌有丰厚的磷矿、石墨资源,具有发展电池主流正极、负极材料产业的基础和与锂电龙头企业合作的优势,正加速推进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发展,催生新产业增长点。兴发集团、三宁化工、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宜昌。

宜昌北风垭,风电带动旅游。

目前,宜昌清洁能源的受益人群超过全国人口的一半。在“双碳”背景下,宜昌清洁能源富集优势更加突出,将为湖北、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能源支撑。“打造世界闻名的清洁能源之都,宜昌的美好明天,非常令人期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王浩说。

“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宜昌正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引擎、争当表率,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一江两岸、主城引领、产业兴旺、功能强大、人气鼎盛的滨江宜业宜居宜游之城,奋力朝着实现世界旅游名城、清洁能源之都、长江咽喉枢纽、精细磷化中心、三峡生态屏障、文明典范城市目标铿锵前行。

上下滑动查看

湖南《株洲日报》

全文如下

↓↓↓

就这样爱上宜昌

陈汉秋 赵云超

这里,是“世界水电之都”,“国之重器”三峡工程所在地;

这里,是“屈原故里”和“昭君故里”,文化名片熠熠生辉;

这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5A级景区就有4家;

这里,正逐梦清洁能源之都,清洁能源的受益人群超过全国人口的一半;

……

这里,就是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雍正年间取“宜于昌盛”之意改称“宜昌”。

10月14日至17日,受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之邀,记者参加了“全国百名总编看宜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

观看了美轮美奂的第十二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大型演出,现场感受高峡平湖上的第二届中国龙舟争霸赛;

参观了举世闻名的“国之重器”三峡大坝,在绿水青山之间的清江画廊徜徉;

远眺三峡大坝

八百里清江画廊

探访了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故里秭归县,走进中国首批特色小镇夷陵县龙泉镇;

欣赏了土家民俗歌舞秀《花咚咚的姐》,流连于三峡非遗in巷沉浸式演出秀,陶醉于“中国企业500强”的“稻花香”……

就这样,爱上了宜昌。

秭归脐橙加工

这里,文化为山水铸魂

碧水映青山,天地展画卷。清江画廊景区演艺大厅内,清江流域首部室内原生态土家民俗情景歌舞秀《花咚咚的姐》正在上演。高亢的原生态山歌、婉转的长阳南曲让人如痴如醉,骂媒、哭嫁等独特的土家婚俗一一呈现,让观众大呼过瘾。

清江流域首部室内歌舞剧《花咚咚的姐》

有故事可说,有美景可看,有节日可赏——伴随文旅融合碰撞的火花,打造世界旅游文化名城的梦想,已悄然照进宜昌的发展现实。

在宜昌,致力于传播民俗文化的景区达20余家。屈原故里、三峡人家、清江画廊等景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展示基地,三游洞、车溪等景区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再现历史记忆,让游客徜徉山水之间,就能切身体验和领略宜昌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精髓。

世界级的旅游资源给业界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也是景区创意、创新的舞台。兴山计划将少年昭君、宫廷昭君、塞上昭君打造成系列产品;三峡人家则正在谋划“景区 融媒体”模式,打造大型山水实景直播秀《云端三峡》,打造360度山水实景大舞台。

山水之美,文化铸魂,一直是宜昌旅游的特色。

宜昌是中国钢琴之城、诗歌之城,拥有各类旅游资源747处,5A级景区4家、在全国地级市中仅次于苏州。这几年通过灵活多样的载体和创意,把一个个传统文化符号和非遗项目变成可触摸、可体验的旅游消费场景,也搭建起了传统文化和游客心灵之间的连结。

有了传统文化加持,宜昌旅游形象也更加立体饱满、韵味绵长。“挟名山而兼大川”的宜昌将更凸显“拥自然而富人文、显外美而蕴内秀”的一面,实现由“卖山水”向“卖文化”“卖体验”转变。

以节为媒,无中生有、有中生优,将旅游潜力化作揽客魅力,是宜昌多年来的追求与坚持。自2000年宜昌首创第一届中国湖北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以来,此后21年间,宜昌和重庆两地通过轮值主席方式轮流办节,将这一盛会打造成了三峡地区颇具影响力的文化旅游节庆品牌。

这里,是清洁能源之都

从三峡工程所在地到世界水电之都,再到清洁能源之都,宜昌澎湃前行。

天赋宜昌好山好水好“风”“光”。水电、风电、光伏、储量超过500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总体容量相当于三峡工程的抽水蓄能项目等,正成为宜昌的资源优势。目前,宜昌清洁能源的受益人群超过全国人口的一半。

因水而兴,因水再兴。宜昌有468座水电站,以全国0.2%的土地装备了全国7%的水电装机容量。三峡大坝、葛洲坝、隔河岩一度分别是世界最大、中国最大和湖北最大的水电站。目前,长阳清江、远安宝华寺抽水蓄能电站已纳入湖北省抽水蓄能(2025)规划备选站点。秭归罗家、五峰太平及长阳清江、远安宝华寺抽水蓄能电站均已签订开发协议。“十四五”时期宜昌力争建成1至2个抽水蓄能电站。

水电优势是宜昌的天然禀赋,光生伏特、招风化能的本领则为宜昌经济发展再注绿色动力。从2017年12月首批机组发电以来,到2021年9月20日,宜昌当阳庙前镇的华直光伏电站总发电量31500万千瓦时。

截至2020年,宜昌累计建成光伏电站422个,总装机32.42万千瓦,风电场9个,总装机70万千瓦。呼啸而过的风,穿云而来的光,都转化为强劲的电能。

三峡五级船闸

宜昌“底气”十足。宜昌区域页岩气资源储量超过了5000亿立方米。宜昌地区页岩气储量丰富,且用水条件好、毗邻天然气长输管线等优势,有望建成继四川盆地之后的第二个页岩气生产基地。下一步,宜昌将争取自然资源部尽快推进区块划定和资源出让,提前规划为页岩气商业开发创造条件。

鸟瞰宜昌景

这里,是大爱大美之城

宜昌的魅力,在于发展,也在于文明。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的宜昌,继勇夺“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之后,信心满怀地向着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目标进发。

屈原,不仅是世界文化名人,更是宜昌最亮丽的城市名片。宜昌市委提出,把传承发展屈原文化作为全市城市文化的战略品牌来打造,让屈原成为宜昌永恒的文化地标。

屈原镇、屈原村、屈原广场、屈原东路、屈原西路、南郡大道、天问路、丹阳路等地名,在屈原故乡秭归,已初步形成了屈原文化的区域性地名阐释谱系。

好人是最温暖的赞美诗。

近年来,宜昌文明之花不断盛开,每天身边好人不断涌现,频繁刷屏感动全网,几乎已成常态。从“拥军慈母”罗长姐,到“扶贫县官”罗官章;从“英子姐姐”刘发英到“南归头雁”曾凡柏;从“坚强农妇”易从梅到“文化纤夫”谭斌……好人辈出,群星闪烁,形成名扬全国的“宜昌范本”。

罗长姐、肖曙光、李玉洁的感人故事,更被拍摄成电影搬上大屏幕,响彻全国大江南北。

满城都是“志愿红”。

三峡非遗in巷的巴风古韵

“三峡蚁工”是宜昌的志愿服务组织之一。宜昌是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城,有志愿服务实践基地150多个。统计显示:宜昌目前有实名注册志愿者76.8万人,各级志愿服务组织3000余个,平均每5人就有一名志愿者,涌现出了一批全国全省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卫生清洁、引导交通、上门义诊、文艺会演、政策宣讲……一顶顶流动的小红帽和一个个善意之举,成为街头巷尾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好山好水、好人好事、好产好业,正在这方“宜人之城、昌盛之地”精彩绽放。

上下滑动查看

云南《玉溪日报》

全文如下

↓↓↓

走进“诗画宜昌” 感受绿色发展

李昌友 徐云松

10月14日至17日,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和宜昌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全国百名地市党媒总编看宜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记者和全国60多家地市党媒同行一起走进宜昌,前往“国之重器”三峡大坝、国家地质公园清江画廊、屈原故里秭归、稻花香集团、三峡大数据中心、点军区三峡非遗in巷等地采访,把笔头、镜头聚焦宜昌,实地感受宜昌高质量发展律动。

宜昌是一个山水风光城市,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是巴楚文化的发源地,是被誉为“中华诗祖”的爱国诗人屈原、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等名人的故里,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视察湖北首站来到宜昌,对宜昌生态环境保护、新旧动能转换、生态公民教育等给予充分肯定,为宜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宜昌正行进在奋力实现世界旅游名城、清洁能源之都、长江咽喉枢纽、精细磷化中心、三峡生态屏障、文明典范城市六大目标的征途中。

筑梦世界清洁能源之都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走过的足迹,记者和全国地市党媒同行一起先后进入三峡大坝左岸电站、五级船闸,登上三峡大坝坝顶。数据显示,此时坝前水位已达172.66米,下游水位65米,高差为107米,进入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后首次175米蓄水的冲刺阶段。站在180多米高的大坝上极目远眺,气势磅礴的三峡大坝、浩浩荡荡的不尽长江、水波荡漾的高峡平湖、郁郁葱葱的两岸青山尽收眼底。

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电工程,由拦河大坝、发电厂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其中,三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由左岸电站、右岸电站、右岸地下电站和电源电站组成,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最大输电半径为1000公里。记者进入巨大的左岸电站厂房后,再次感受到三峡工程的伟大。600多米长的厂房,空间有10多层楼房高;14台发电机组的机头一字摆开,像一个个堡垒,每台占据了近一个篮球场大小的面积。厂房地面以下,江水通过涡壳管冲动发电机,产生出巨大电能。在中控室内,记者看到技术人员通过电脑等仪器,轻巧地操控着庞大的机器,电脑屏幕上数字不停滚动,实时显示各技术数据。据工作人员介绍,三峡水电站机组所发电能昼夜不息地送往华中、华东、广东等地。

除三峡水电站外,葛洲坝、隔河岩曾分别是中国最大和湖北最大的水电站。宜昌现有468座水电站,水电成为宜昌清洁能源的基本盘。2020年,宜昌市水电发电量1404亿千瓦时,占全市总发电量的94.7%。

因水而兴的宜昌,目前仍在深入挖掘开发江河山水宝贵资源,谋划“再建一个三峡大坝”。从2008年开始开展抽水蓄能电站普查工作,目前初步确定一批装机规模超过30万千瓦的站点资源,总装机2010万千瓦,其中长阳清江、远安宝华寺抽水蓄能电站已纳入湖北省抽水蓄能(2025)规划备选站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王浩说:“宜昌抽水蓄能电站资源量相当于再建一个三峡工程。”

不仅是滚滚而来的水,呼啸而过的风和穿云而来的光,在宜昌也转化为强劲的电能。截至2020年,宜昌累计建成光伏电站422个,总装机32.42万千瓦;风电场9个,总装机70万千瓦。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宜昌将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和风能开发,为宜昌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宜昌区域页岩气资源储量超过了5000亿立方米,这也让宜昌筑梦世界清洁能源之都“底”气十足,有望建成继四川盆地之后的我国第二个页岩气生产基地。

目前,宜昌清洁能源的受益人群超过全国人口的一半,宜昌清洁能源为湖北、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着能源支撑。

文化赋能绿水青山

行走在宜昌大地上采访,所到之处映入记者眼帘的,大多是郁郁葱葱的景象,宜昌市森林覆盖率达65.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理念,在宜昌已成为生动实践。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记者随采访团一行,来到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隔河岩水库。横亘在两山峡谷间的隔河岩大坝,截断了奔流清江,形成了亦江亦湖的水库,湖水清澈,平湖如镜,层峦叠嶂。这里打造成了国家5A级景区——清江画廊,以“远离尘世喧嚣、寻觅巴人足迹、探寻土家文化、回归绿色天堂”的绝美意境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再美的山水,看多了也会有疲倦的时候。”近年来,该景区提档升级,把传承民俗文化与发展旅游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开发了一系列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线路,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旅游业发展由“卖山水”向“卖文化”“卖体验”转变,把山水的“高颜值”逐步转化为文旅产业的“高价值”。

与新景点、新线路同时推出的还有斥巨资打造的清江流域首部室内土家民俗歌舞秀《花咚咚的姐》。“花咚咚的姐儿是一朵花,醉人的酒窝映彩霞,绣球抛出吊脚楼,魂儿丢在月亮下……”高亢的原生态山歌、婉转的长阳南曲,骂媒、哭嫁等土家婚俗,这部民俗歌舞秀让记者感受到了土家非遗文化的魅力。在清江画廊景区,土家山歌、土家族撒叶儿嗬等土家文化元素无处不在,游客在这里体验到了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

绿水青山铺就了致富路。清江画廊吸引着远方的客人源源而来,也带动了当地农家乐、宾馆酒店等民营企业的发展。据统计,长阳城区至清江画廊景区沿线有大小规模酒店民宿和旅行社近100家、农家乐近200家,带动近万人实现就近就业。据介绍,一条清江画廊相当于100座无烟工厂。长阳县境内已形成清江画廊生态旅游产业带,有10万余人因此吃上了“旅游饭”,为全县人均纯收入提升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

像清江画廊这样致力于传播民俗文化的景区,宜昌已有20余家。屈原故里、三峡人家、清江画廊等景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展示基地,三游洞、车溪等景区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再现历史记忆,让游客徜徉山水之间,就能切身体验和领略宜昌民俗风情与历史文化精髓。

10月14日,以“壮美长江·诗画宜昌”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旅游节期间,举行了文化惠民演出、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合作鄂渝轮值主席会议、三峡大坝钢琴音乐会、文化旅游活动、经贸招商活动、文旅营销活动及宣传推广活动等7大类30余项活动。

以节为媒,无中生有、有中生优,将旅游潜力化作揽客魅力,是宜昌多年来的追求与坚持。2000年,宜昌首创第一届中国湖北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以来,此后21年间,宜昌和重庆两地通过轮值主席方式轮流办节,将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打造成了颇具影响力的文化旅游节庆品牌。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跟进”的办节思路引领下,旅游节从单纯的经贸活动变成百姓共同参与,传统项目变为高层次、高品位主题的活动。中国诗歌节、长江钢琴音乐节、宜昌艺术节、农民丰收节等高规格文化盛会同台共秀,让强大的文化矩阵释放出城市旅游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在这些龙头品牌引领下,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在宜昌精彩上演。夷陵区“缤纷四季 乡约夷陵”乡村旅游节、枝江三峡“泥仓子”农耕文化节、秭归端午文化美食节、五峰中国茶旅大会……一年四季,有景有节,在不同的场景中,游客总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一方天地。

有故事可说,有美景可看,有节日可过——伴随文旅融合碰撞的火花,打造世界旅游文化名城的梦想,已悄然照进宜昌的发展现实。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宜昌市共接待游客648.8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68亿元。

上下滑动查看

陕西《商洛日报》

全文如下

↓↓↓

谛听长江琴韵 触摸诗画宜昌

赵有良

10月14—17日,“全国地市党媒百名总编看宜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在湖北宜昌举行。全国近70家地市党媒的逾百名社长、总编辑、融媒体中心主任、中国新闻奖获得者、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及全国知名县级融媒体中心主任受邀齐聚宜昌,感受“诗画宜昌”的钟灵毓秀,全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新作为、新亮点,共同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宜昌地处鄂西武陵山脉和秦巴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清朝雍正年间取“宜于昌盛”之意,改称“宜昌”。

宜昌资源富集,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一江两岸”“两坝一峡”“一半山水一半城”是宜昌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特色。采访团穿插采访了第十二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第二届中国龙舟争霸赛暨奥运龙舟推广赛,聚焦宜昌高光时刻。采访了国家地质公园——清江画廊、中国首批特色小镇——夷陵区龙泉镇、秭归县屈原故里、中国媒体云(三峡)大数据基地、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峡非遗in巷等地,利用各地全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报道,全面展示宜昌人民奋力建设世界旅游名城、清洁能源之都、精细磷化中心、文明典范城市的实干精神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徜徉清江画廊,寻觅巴人足迹、感受土家文化;漫步龙泉小镇,品味稻花馨香;屈原祠里,凭吊孤忠流芳,九歌苑外,领略“峡江号子”;三峡坝区右岸,大数据中心正在崛起,引领数聚产业,云启未来;三峡非遗巷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传承文化基因,留住根脉;仰观三峡大坝、见证五级船闸,倾听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涛声,远眺高峡平湖、近观龙舟竞发,触摸宜昌新时代追赶超越谱写新篇章的脉动。一路探寻壮美长江、定格诗画宜昌,陶醉山水风光、点赞大国重器,沉浸体验式采访贯穿始终,直抵心灵。体悟好山好水、好产好业、好人好事,正在这方“宜人之城、昌盛之地”精彩绽放。

上下滑动查看

河南《平顶山日报》

全文如下

↓↓↓

诗画宜昌 逐梦清洁能源之都

艾昌

从三峡工程所在地到世界水电之都,再到清洁能源之都,宜昌澎湃前行。

10月16日,参加全国地方党媒百名总编看宜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的媒体人走进三峡工程,被“国之重器”深深震撼。

天赋宜昌好山好水好“风”“光”。水电、风电、光伏、储量超过500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总体容量相当于三峡工程的抽水蓄能项目等,正成为宜昌的资源优势。

宜昌清洁能源的受益人群超过全国人口的一半。在“双碳”背景下,宜昌清洁能源富集优势更加突出,将为湖北、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能源支撑。

“打造世界闻名的清洁能源之都,宜昌的美好明天,非常令人期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王浩说。

因水而兴,因水再兴

宜昌有468座水电站,以全国0.2%的土地装备了全国7%的水电装机容量。三峡大坝、葛洲坝、隔河岩一度分别是世界最大、中国最大和湖北最大的水电站。

水电是宜昌清洁能源的基本盘。2020年,全市水电发电量1404亿千瓦时,其中三峡电站发电1118亿千瓦时、葛洲坝发电184亿千瓦时、隔河岩发电38亿千瓦时、高坝洲发电11亿千瓦时、地方小水电发电53亿千瓦时,占全市总发电量的94.7%。

宜昌正谋划“再建一个三峡大坝”。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郭康新介绍说:“宜昌从2008年开始开展抽水蓄能电站普查工作,目前初步确定一批装机规模超过30万千瓦的站点资源,总装机201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的资源量相当于再建一个三峡工程(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

目前,长阳清江、远安宝华寺抽水蓄能电站已纳入湖北省抽水蓄能(2025)规划备选站点。秭归罗家、五峰太平及长阳清江、远安宝华寺抽水蓄能电站均已签订开发协议。“十四五”时期,宜昌力争建成1至2个抽水蓄能电站。

“抽水蓄能电站资源量相当于再建一个三峡工程。这是宜昌这片土地赋予的,是不可替代的天生优势。”王浩说。

光生伏特,招风化能

云长、翼德、孔明、子龙,是当阳4座光伏电站的名字。装机容量均为20兆瓦的4座电站组成了宜昌最大的光伏电站——当阳庙前镇华直光伏电站。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面板上,光生伏特效应慢慢积累,一旦达到面板发电的启动值,电流就产生了。从2017年12月首批机组发电以来,到2021年9月20日,华直光伏电站总发电量31500万千瓦时。与当阳庙前镇相隔250公里的五峰牛庄,60台“大风车”屹立在平均海拔2000米的群山上,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相映成趣,绘成一幅美丽画卷。继五峰北风垭、五峰南岭风电项目之后,中节能风电在五峰建设了湖北最大的风电场群。“3个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输送6.4亿千瓦时电能,相当于节省标准煤20万吨。”中节能风电五峰公司负责人李龙元说。2014年8月,宜昌首个风电项目百里荒风电场开工。7年来,一座座风叶巨人在秭归、五峰、远安、当阳等地拔地而起。截至2020年,宜昌累计建成光伏电站422个,总装机32.42万千瓦;风电场9个,总装机70万千瓦。呼啸而过的风,穿云而来的光,都转化为强劲的电能。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宜昌将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和风能开发,为宜昌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底气”十足,气场强大

宜昌“底气”十足:区域页岩气资源储量超过了5000亿立方米。

宜志页1HF井位于夷陵区龙泉镇青龙村,这里是宜昌页岩气商采的起点。中石化江汉油田宜昌试采项目部经理刘义斌介绍说,宜志页1HF井生产出的页岩气与中燃龙泉镇管网连通,点燃了千家万户的灶台。

今年1月28日至7月14日,宜志页1HF井已累计输送燃气330万立方米。按照一个三口之家平均每月用气15立方米计算,足够22万个家庭用一个月。

在远安茅坪场镇八角村,勘探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八角村处于页岩气宜昌探区的“甜点位”。宜昌探区面积3339平方千米,“甜点位”约148平方千米,“甜点位”探明储量1040亿立方米。

“根据实时出气量计算,目前得到的最高日出气量达到3.5万立方米。”浙江油田公司天然气勘探事业部党委副书记吕文新介绍说,浙江油田将争取早日实现八角村页岩气规模开发以及常规气勘探开发。郭康新说,宜昌地区页岩气储量丰富,且具有用水条件好、毗邻天然气长输管线等优势,有望建成继四川盆地之后的第二个页岩气生产基地。下一步,宜昌将争取自然资源部尽快推进区块划定和资源出让,提前规划,为页岩气商业开发创造条件。

“墨”创新规,“磷”聚突破

10月12日,宜昌市政府、宜昌高新区管委会、湖北宜化集团分别与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宁波邦普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总投资约320亿元的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落户宜昌。该项目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为核心,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整合“磷矿-原料-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回收”等多环节业务。

就在13天前,锂电龙头企业广州天赐磷酸铁新能源材料项目在枝江开工,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40亿元,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磷酸铁生产基地,其核心产品为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

经过70多年的发展,宜昌新能源材料产业优势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正逐步凸显。

宜昌拥有兴发集团、三宁化工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是全国重要的磷化工基地。广州天赐落户宜昌,就是看中了宜昌的资源及配套优势。落地项目将助力宜昌磷化工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升级。

而作为锂电池负极主材的石墨,宜昌同样富集。“宜昌市兴山县石墨矿是中南地区唯一的鳞片石墨大矿,在全国五大鳞片石墨矿中品位居第一位、储量居第三位。”宜昌新成石墨有限公司负责人岳兵说。

除负极材料外,新成石墨的核心产品核能级柔性石墨正大量用于制作氢燃料电池双极板。国内多家车企是他们的合作伙伴。

老树发新枝,老树变新种。郭康新说,宜昌磷矿、石墨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电池主流正极、负极材料产业的基础和与锂电龙头企业合作的优势。宜昌将加快推进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发展,催生新的产业增长点,确保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上下滑动查看

百家党媒“看”宜昌⑤“诗画宜昌” 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连日来

湖北《襄阳日报》

四川《泸州日报》

河南《驻马店日报》

安徽《芜湖日报》

纷纷推出宜昌专版

立足长江经济带视野

重磅报道宜昌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新成效

并通过互联网全媒体宣传平台

进行全网二次传播

向广大读者展现大美宜昌画卷

湖北《襄阳日报》

全文如下

↓↓↓

为绿水青山注入文化灵魂

李素文

10月14日,第十二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在宜昌奥体中心开幕。

壮美长江水,澎湃着的是嫘祖、屈原、昭君等振聋发聩的历史回响;八百里清江,倒映着的是巴山楚水惊艳世界的水墨画廊。

千年峡江,造就了天生丽质的宜昌城;巴风楚韵,承载着浓郁厚重的人文底蕴。诗画宜昌,为青山绿水注入文化灵魂,开启宜昌旅游黄金时代。

有故事可说,有美景可看,有节目可赏。伴随着文旅融合碰撞出的火花,宜昌旅游资源与灵性山水散发出迷人魅力。今年“十一”假期,宜昌共接待游客648.8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68亿元。

10月14日至16日,“壮美长江·诗画宜昌”全国百名地市党媒总编看宜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举行。本报记者跟随采访团的脚步,感受诗画宜昌的钟灵毓秀,探寻宜昌文旅融合的新气象、新作为、新亮点。

创新表达,用文化实力“圈粉”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

5A级景区清江画廊位于长阳境内。当人们泛舟于风光旖旎的清江画廊,土家山歌、长阳南曲、巴山舞——这些享誉全国的长阳文化“三宝”会穿越时空,生动再现文化灿烂、历史悠久的巴人民风。

“花咚咚的姐儿是一朵花,醉人的酒窝映彩霞,绣球抛出吊脚楼,魂儿丢在月亮下。”10月15日,清江画廊演艺大厅内,土家民俗情景歌舞秀《花咚咚的姐》上演。

45分钟的时间里,10余个民俗节目依次上演,为大家奉上了一场土家文化盛宴。高亢的山歌、婉转的南曲让人如痴如醉,骂媒、哭嫁等土家婚俗一一呈现。今年“十一”假期,购票观看《花咚咚的姐》的游客达7000余人。演出结束后,观众纷纷在演艺大厅“打卡”合影,久久未离去。

从“卖山水”到“卖文化”,“升级版”清江画廊令人耳目一新。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清江画廊体验原汁原味的土家文化,长阳南曲、土家山歌、土家族撒叶儿嗬等民间艺术被更多人熟知,“圈粉”无数。

“再美的山水,看多了也会有疲倦的时候。”作为直接面对游客的一线旅游工作者,宜昌金牌导游高晴深有体会地说,文化的深度代入才能为旅游注入新鲜感。

宜昌是屈原、昭君故里,三国文化发祥地,独到的旅游体验只能从独特的历史文化中获得。兴山计划将少年昭君、宫廷昭君、塞上昭君打造成系列产品;三峡人家正在谋划“景区+融媒体”模式,用360度实景大舞台打造大型山水实景直播秀《云端三峡》;屈原祠景区用现代科技手段再现《楚骚秀·九歌大典》,让屈原笔下的惊才绝艳从典籍走进故土……

非遗活化,助传统手艺“破圈”

10月16日,夜幕降临,华灯璀璨。

点军区三峡非遗in巷的土家罐罐茶艺馆内,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余远国一手拿云板、单面钹,一手抱楠竹筒子鼓,将宜昌的非遗文化、人文风俗、美食美景和盘托出,让游客在幽默诙谐的说唱中神游宜昌。

皮影馆内,台上,非遗传承人徐成树兄弟提着手中的皮影,为大家表演了一出好戏《文王访贤》;台下,宜昌市二十七中的学生张之菡正聚精会神地给自己的皮影作品上色,感受皮影的独特魅力。

“这是开在家门口的非遗课堂。”张之菡高兴地说,她在体验的同时,也想做一回小传承人,向周围的朋友推广这一非遗技艺。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处,端午习俗、嫘祖信俗、南曲、峡江号子等非遗资源丰富,现有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20项、省级52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17人、省级110人。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让非遗避免“尘封于记忆”,值得思考。这几年,宜昌通过灵活多样的载体和新颖的创意,将非遗通过现代文旅手段进行活化,把一个个非遗项目变成可看、可听、可体验的旅游消费场景,不仅让一些非遗项目突破“挂在墙上”“赏在舞台”“品在节日”的圈子,还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内涵,形成更大、更广的文旅融合圈。

走进三峡非遗in巷,码头、茶铺、布庄等生活场景的还原,让深烙在历史深处的风俗与传说重新变得清晰;南曲、地花鼓、打溜子、长阳民歌、土家山歌等非遗佳作走出课本、走下舞台,给市民、游客带来非凡体验。

在兴山昭君村,有博物馆、非遗馆、剧场等,游客们像是行走在用昭君文化营造的剧情里;秭归三峡竹海风景区,非遗传承人进景区为游客表演已成常态化,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在三峡人家景区,游客可以直接参与《土家婚嫁》表演,成为剧中人推动剧情发展……

节会为媒,创特色文旅IP

10月14日晚,以“壮美长江·诗画宜昌”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在宜昌奥体中心体育馆开幕。旅游节期间,文化惠民演出、三峡大坝钢琴音乐会、文化旅游活动、经贸招商活动、文旅营销活动及宣传推广活动等7大类30余项活动上演。

2000年,宜昌首创第一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此后21年里,宜昌和重庆两地通过轮值主席方式轮流办节,将这一盛会打造成了三峡地区颇具影响力的文化旅游节庆品牌。

如今,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跟进的办节思路引领下,旅游节从单纯的经贸活动变成百姓共同参与的盛大节日。中国诗歌节、长江钢琴音乐节、宜昌艺术节、农民丰收节等高规格文化盛会同台共秀,让强大的文化矩阵释放出城市旅游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以节为媒,打造特色文旅IP,拓展了宜昌旅游的深度与广度。在这些龙头品牌引领下,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在宜昌精彩上演。

夷陵区“缤纷四季 乡约夷陵”乡村旅游节、枝江三峡“泥仓子”农耕文化节、秭归端午文化美食节、五峰中国茶旅大会……一年四季,有景有节,在不同的场景中,游客总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一方天地。

上下滑动查看

四川《泸州日报》

全文如下

↓↓↓

诗画宜昌 逐梦前行

孔芒 罗宗宁

清江画廊点亮山水,土家歌舞酣醉游人;三峡大坝,国之重器稳如泰山;三峡坝前,龙舟竞逐,奋楫争先;秭归屈原祠里,“峡江号子”再现纤夫拉纤生动场景;三峡坝区右岸,东岳庙大数据中心已见雏形,数聚产业,云启未来;华灯初上,三峡非遗in巷内管弦悠扬,乐音流淌……

10月14日至16日,全国地市党媒百名总编、社长齐聚湖北省宜昌市,参加“壮美长江·诗画宜昌”全国百名地市党媒总编看宜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感受“诗画宜昌”的钟灵毓秀,全方位、全媒体宣传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新作为、新亮点,共同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百名总编宜昌行是第十二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节意图通过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宜昌深厚的人文底蕴、优美的山水风光和疫后重振进取的良好风貌,充分展示宜昌中国钢琴之城、中国诗歌之城的独特魅力,充分表达宜昌建设世界旅游名城的决心和信心。

大美宜昌 文化赋能绿水青山

碧水映青山,天地展画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15日,清江画廊景区演艺大厅内,清江流域首部室内原生态土家民俗情景歌舞秀《花咚咚的姐》正在上演。高亢的原生态山歌、婉转的长阳南曲让人如痴如醉,骂媒、哭嫁等独特的土家婚俗一一呈现,让百名总编宜昌行的总编、记者们大呼过瘾。

从“卖山水”到“卖文化”,处处浸润着浓厚的土家文化元素,“升级版”清江画廊景区令人耳目一新。在宜昌,致力于传播民俗文化的景区达20余家。屈原故里、三峡人家、清江画廊等景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展示基地,三游洞、车溪等景区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再现历史记忆,让游客徜徉山水之间,切身体验和领略宜昌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精髓。

夜幕之下,恢宏的屈原祠被灯光点亮,摇摆不定的“水芭蕾”在山门屋顶上浮动变幻。秭归屈原故里景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再现《楚骚秀·九歌大典》。屈原笔下的惊采绝艳从典籍走进了故土。

世界级的旅游资源给业界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也是景区创意、创新的舞台。古老而又现代的千年巴风楚韵和峡江故事正在吸引世界的目光。

“屈原昭君故里,世界旅游名城。”宜昌是中国钢琴之城、诗歌之城,拥有各类旅游资源747处,5A级景区4家、在全国地级市中仅次于苏州。这几年通过灵活多样的载体和创意,宜昌把一个个传统文化符号和非遗项目变成可触摸、可体验的旅游消费场景,也搭建起了传统文化和游客心灵之间的连结。

山水之美,文化铸魂。有了传统文化加持,宜昌旅游形象更加立体饱满、韵味绵长。“挟名山而兼大川”的宜昌将更凸显“拥自然而富人文、显外美而蕴内秀”的一面,实现由“卖山水”向“卖文化”“卖体验”转变。

以节为媒,无中生有、有中生优,将旅游潜力化作揽客魅力,也是宜昌多年来的追求与坚持。

自2000年宜昌首创第一届中国湖北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以来,此后21年间,宜昌和重庆两地通过轮值主席方式轮流办节,将这一盛会打造成了三峡地区颇具影响力的文化旅游节庆品牌。

如今,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跟进”的办节思路引领下,旅游节从单纯的经贸活动变成百姓共同参与,传统项目变为高层次、高品位主题的活动。让强大的文化矩阵释放出城市旅游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诗画宜昌 逐梦清洁能源之都

16日,三峡大坝坝顶,上游的高峡平湖烟波浩淼,峡江两岸苍翠如黛;下游江流如带,黄牛岩壁立千仞。让百名总编宜昌行的总编、记者们无比激动和震撼。三峡左岸电站,巨型厂房长达600多米,空间足有十多层楼房高,14台巨大的发电机组一字摆开、快速运转,源源不断地向外输出清洁电能……

从三峡工程所在地到世界水电之都,再到清洁能源之都,宜昌正澎湃前行。

天赋宜昌好山好水好“风”“光”。水电、风电、光伏、页岩气,总体容量相当于三峡工程的抽水蓄能项目等,正成为宜昌的资源优势。

宜昌清洁能源的受益人群超过全国人口的一半。在“双碳”背景下,宜昌清洁能源富集优势更加突出,将为湖北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能源支撑。

水电是宜昌清洁能源的基本盘。宜昌有468座水电站,以全国0.2%的土地装备了全国7%的水电装机容量。2020年,全市水电发电量1404亿千瓦时。而宜昌正谋划以抽水蓄能电站“再建一个三峡大坝”,这是宜昌不可替代的天生优势。

云长、翼德、孔明、子龙,是宜昌当阳4座光伏电站的名字,4座电站组成了宜昌最大的光伏电站——当阳庙前镇华直光伏电站。当第一缕阳光照在面板上,光生伏特效应慢慢积累,一旦达到面板发电的启动值,电流就产生了。

与当阳庙前相隔250公里的五峰牛庄,60台“大风车”屹立在平均海拔2000米的群山上,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相映成趣,绘成一幅美丽画卷。

宜昌五峰北风垭风电场一隅。余强 摄

截至2020年,宜昌累计建成光伏电站422个,总装机32.42万千瓦,风电场9个,总装机70万千瓦。呼啸而过的风,穿云而来的光,都转化为强劲的电能。

“十四五”期间,宜昌将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和风能开发,为宜昌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10月12日,总投资约320亿元的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落户宜昌,该项目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为核心,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整合“磷矿——原料——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回收”等多环节业务。

就在日前,锂电龙头广州天赐磷酸铁新能源材料项目在枝江开工,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40亿元,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磷酸铁生产基地,其核心产品为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

宜昌磷矿、石墨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电池主流正极、负极材料产业的基础和与锂电龙头企业合作的优势。宜昌将加快推进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发展,催生新的产业增长点,确保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上下滑动查看

河南《驻马店日报》

全文如下

↓↓↓

壮美长江·诗画宜昌

陈军超 巫兵

10月14日~16日,全国地市党媒百名社长、总编齐聚湖北宜昌,开展“壮美长江·诗画宜昌”百名总编看宜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

此次主题采访活动经中国记协同意,由宜昌市委宣传部、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主办,三峡日报社具体承办,是第十二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此次采访活动以“壮美长江·诗画宜昌”为主题,采访团深入采访了“国之重器”三峡大坝、国家地质公园清江画廊、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故里、三峡大数据中心等地。实地感悟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新作为、新亮点,感受“诗画宜昌”的钟灵毓秀、山川秀美。

记者跟随“壮美长江·诗画宜昌”全国百名地市党媒总编看宜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一路走来,感受到宜昌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现代化的城市发展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清江就像一首抒情的诗,一曲优美的歌,一幅迷人的画,徐徐展现在我们眼前。宜昌人文厚重,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中华民族团结和平使者王昭君的故里。宜昌还是世界水电之都,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境内已建成三峡、葛洲坝、隔河岩、高坝洲4座大中型水电站。

宜昌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一个城市的生态发展融入文化软实力中去。实地游览风景如画的清江画廊,亲身感受和体验了清江之美和土家族风情。无论是屈原故里、昭君故里,还是世界旅游名城、全国文明城市,这些都是文化软环境。在这种文化的力量里,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就能提升经济发展硬实力。宜昌正加快建设“一江两岸、主城引领、产业兴旺、功能强大、人气鼎盛”的滨江宜业、宜居、宜游之城,这正是秉承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们有理由相信,借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宜昌的明天会更美好。

上下滑动查看

安徽《芜湖日报》

全文如下

↓↓↓

“诗画宜昌” 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程代广

“长江经济带应该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为新形势下长江经济带发展指明了方向。10月14日-16日,由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和三峡日报社举办的“壮美长江·诗画宜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在湖北宜昌举行,共有来自全国各地68家地市党媒的118名社长、总编、融媒体中心主任、中国新闻奖获得者等参与。他们深入多地,亲身感受宜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共抓长江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举。本报今日推出专版,介绍相关采访内容。

三峡工程——探索清洁能源发展的创新之路

站在185米高程的三峡大坝坝顶,映入眼帘的,一侧是烟波浩渺的上游水库,一侧是蜿蜒前行的滔滔长江。10月16日当天,面对上下游水位107米的落差,记者在坝上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

三峡工程于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6月1日开始蓄水发电,2009年全部完工。三峡电站最后一台水电机组于2012年7月4日投产,总装机容量达到2240万千瓦,一举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走进机房控制大厅,但见大屏上一排排跳动的数字在不停地闪烁。截至2020年8月底,三峡电站发出的清洁电力能源,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30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69亿吨,节能减排效益明显。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抗旱、供水、生态保护等多方面综合效益。

作为国之重器,三峡工程积极赋能新发展格局,探索清洁能源发展的创新之路。三峡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充分发挥清洁能源产业优势,进军数据中心建设领域,全力打造中国媒体云(三峡)大数据中心。中心将深度挖掘大数据政用、民用和商用价值,为全国地方媒体提供专业化存储、运行、管理云服务,以满足全国地方媒体的计算和存储需要。三峡大数据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机柜规模位居全国第一的数据中心。

从三峡工程所在地到世界水电之都,再到清洁能源之都,宜昌正澎湃前行。宜昌现有468座水电站,以全国0.2%的土地装备了全国7%的水电装机容量。

宜昌正谋划抽水蓄能电站,它的资源量相当于再建一个三峡工程(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目前,长阳清江、远安宝华寺抽水蓄能电站已纳入湖北省抽水蓄能(2025)规划备选站点。秭归罗家、五峰太平及长阳清江、远安宝华寺抽水蓄能电站均已签订开发协议。“十四五”时期宜昌力争建成1至2个抽水蓄能电站。

清江画廊——绿水青山真的成了金山银山

10月15日,采访团来到长阳县清江画廊景区,一场原生态土家民俗情景歌舞秀《花咚咚的姐》正在演出,景区内游人如织,浓浓的土家风情吸引着游人的目光。

清江画廊景区是三峡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AAAAA级景区,主景区东起清江隔河岩大坝倒影峡,西至清江水布垭大坝盐池温泉,高峡平湖东西纵深长达100公里。景区内山清水秀,风光独特。碧绿的河水达国家一类水标准,可以直接饮用。“以前的水质可没有这么干净,主要原因是沿岸的水箱养鱼。”长阳县旅游部门负责人介绍,为彻底改善清江的水质,宜昌市和长阳县下大力气取缔沿岸的水箱养殖,对渔民进行补偿,使他们全部上岸。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清江画廊吸引着远方的客人源源而来,也为本地人带来了机遇和财富。旅游的持续火爆带动了当地农家乐、农副产品、宾馆酒店等民营企业的发展。据统计,仅长阳城区至清江画廊景区沿线就有大小规模酒店民宿和旅行社近100家,农家乐近200家,带动近万人实现就近就业。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清江画廊景区年接待能力已达到120多万人次,荣获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景区、全国首批智慧旅游景区、全国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单位、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湖北四大甲级旅游景区之一等荣誉称号,连续六年被评为“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单位”和宜昌市“十优景区”。

清江画廊已连续举办多届具有影响力的文化 旅游、体育 旅游、农业 旅游系列赛事活动。

据统计,一条清江画廊相当于100座无烟工厂。长阳境内已经形成清江画廊生态旅游产业带,有10万余人因此吃上了“旅游饭”,为全县人均纯收入提升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稻花香——“一瓶美酒”带富一方百姓

在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有一座标志性的建筑——一幢十余层高的稻花香“珍品一号”酒瓶形状大楼,这便是稻花香集团总部所在地。走进楼内的稻花香“151”包装中心,记者见到在无菌灌装车间的现代化包装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作为中国白酒行业改革先锋和开拓者之一,稻花香在龙泉镇诞生,缔造出一个大型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商业传奇。1982年起步,1992年创立“稻花香”品牌,1997年实现集团化经营,2006年走上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全国首创馫香型白酒生产工艺。近40年来,稻花香集团从1500元贷款起家的村办作坊成长为中国企业500强。如今,稻花香营销网络已覆盖全国,稻花香产品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0多个大中城市1000多个县。集团连续12年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8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连续18年上榜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

一个优质企业可以造福一方,带富一方百姓。在稻花香集团的龙头带动下,一条“以产兴城、产城共荣”的新路子在龙泉镇日渐清晰:规模企业如雨后春笋,产业涉及白酒、食品、包装、房地产、商贸、物流等多个方面;金融、邮政、商超、移动、联通、电信等营业网点丰富;通过创办企业,带动一批人就近择业,1.2万人在“十五分钟就业圈”实现就业,还培养了一批百万元、千万元、亿元级致富能手……

围绕仓储物流等业态,稻花香斥资打造三峡物流园。这座集生活品展示交易、仓储、冷链、配送、电子商务、快捷酒店、办公住宿、餐饮娱乐等一体的物流园,已成为鄂西渝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物流园区。围绕产业配套,稻花香建起包装工业园,集聚了一批来自包括浙江、江苏等地的优质包装企业,构筑全国高技术包装产业基地,为稻花香及全国其他酒类、食品、医药、美妆等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围绕吃、住、游、娱,稻花香积极打造龙泉铺古镇和三峡龙泉湖风景区,以文化旅游、工业旅游和乡村旅游联动区域经济发展。

美酒牵手美景、共生共荣,兴了产业,美了乡村,富了乡亲。

屈原故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和魂

10月16日,在秭归徐家冲港湾,这里宽阔的江面正对着屈原祠,第二届中国龙舟争霸赛暨奥运龙舟推广赛正在这里举行。鼓声阵阵,桨起桨落,六只龙舟你追我赶好不热闹,岸上观众的加油声此起彼伏。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龙舟文化传承千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宜昌市委提出,把传承发展屈原文化作为全市城市文化的战略品牌来打造,让屈原成为宜昌永恒的文化地标。宜昌充分利用屈原故里这一金字招牌,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秭归龙舟文化积淀深厚,龙舟运动历史悠久,这里每年都有赛龙舟的风俗。本届比赛与以往的争霸赛不同,增添了奥运龙舟推广赛。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龙舟竞技得以亮相赛场,成为赛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此次比赛中亮相的“奥运龙舟”,是中国皮划艇协会为推动“龙舟入奥”,在传统龙舟的基础上设计研发的“奥林匹克级别”新型竞技龙舟,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竞技规则之间的统一。

与三峡大坝遥遥相对的屈原祠,以这里为核心已打造成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屈原祠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归州刺史王茂元建祠于秭归老县城所在地归州东5里的“屈原沱”。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宋神宗赵顼封屈原为“清烈公”,屈原祠亦称“清烈公祠”。1976年7月,因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兴建迁于归州城东3里的向家坪。后又因三峡工程修建,屈原祠再次搬迁复建,2006年11月10日开工,2010年1月竣工。为兼顾与三峡大坝的整体视觉效果,新建的屈原祠位于凤凰山的山梁上,与三峡大坝正面相对,由山门、两厢配房、碑廊、前殿、乐舞楼、正殿、享堂、屈原墓等建筑组成,不仅保持了三峡地区传统的建筑风格,而且在宏观构思上与归州的屈原祠基本一致,保持了宋代清烈公祠的原貌。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2014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非遗in巷——探索非遗物质文化保护的有益尝试

华灯初上,位于点军区三峡非遗in巷内人声鼎沸,丝竹悠扬。10月16日晚,采访团一行来到这里,男声表演唱《峡江船工号子》、长阳山歌《姐不招手哥不来》、宜都梆鼓《谜中情》等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代表性节目轮番上演,令人目不暇接。

三峡非遗in巷由鄂旅投集团宜昌江南新城公司投资打造,是以非遗为主题的宜昌城区首家文化旅游区,由非遗特色街区、非遗展馆、非遗剧场和商业业态四部分组成,通过一系列沉浸式情景演出串联整个街区。三峡非遗in巷正式启动后,非遗特色街区以集中展现宜昌各地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方式,为游客营造浸入式的体验空间。“将非遗物质文化形式集中起来,并让观众沉浸式体验,从而起到更好的宣传推广效果,这种方式很值得外地借鉴。”采访团一位成员赞叹道。

采访手记

宜昌居江之头,芜湖处江之尾,两地“共饮长江水”。宜昌和芜湖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地均为美丽的滨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宜昌有410万人口,经济总量居湖北第二位,芜湖人口390万,经济规模亦居全省第二。

宜昌利用自身清洁能源之都的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走文旅融合路,打造诗画宜昌、魅力宜昌、大美宜昌。芜湖目前正在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人民城市。宜昌的发展之路有许多值得芜湖借鉴。

上下滑动查看

百家党媒“看”宜昌⑥宜于昌盛的现实图景

连日来

湖北《十堰日报》

湖南《郴州日报》

重庆《万州时报》

广东《江门日报》

纷纷推出宜昌专版

立足长江经济带视野

重磅报道宜昌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新成效

并通过互联网全媒体宣传平台

进行全网二次传播

向广大读者展现大美宜昌画卷

湖北《十堰日报》

全文如下

↓↓↓

长江明珠 诗画宜昌

陈立波 王靖

从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源头、仙山武当、诗经故里、中国车城十堰出发,带着滔滔汉江的真情与激情,来到景色壮美、气象雄阔、历史悠远、人文璀璨的长江明珠——诗画宜昌,让人心潮澎湃、身心愉悦。

今日之宜昌,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和现代化风情格调交相辉映,厚重的历史文化、充满活力的改革发展、豪迈奔腾的水电都市令人印象深刻。

观壮美长江,逛诗画宜昌,游清江画廊,品土家文化,尝馫香美酒,真是一场令人惬意的美妙邂逅。

“不用感叹楚辞的悲壮,它已化作永远的光芒”“不用沉醉昭君的乡愁,眼前的国色在飘荡”……屈原昭君文化、三峡精神、长江文化等宜昌代表性精神内涵,阐释了壮美长江三峡的灵魂和核心价值所在,向世界展现出独特魅力和时代风华。

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这里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强势气场令人震撼。作为海纳百川的湖北投资高地,这里每一寸土地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无不让人心动。因水而兴,风生水起;“墨”创新规,“磷”聚突破;碧水青山,天地画卷;山水之美,文化铸魂……这里就是诗与远方,让人感受到生态建设、人文提升与经济发展完美融合所释放出的强大活力。

诗画宜昌,明天一定更美好!

上下滑动查看

湖南《郴州日报》

全文如下

↓↓↓

长江之歌上碧霄

李水德 张一多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激昂的《长江之歌》可谓是宜昌的当代写照。

宜昌,天赋好山好水好“风”“光”。水电、风电、光伏、储量超过500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等,清洁能源成为宜昌的基本盘。2020年,宜昌全市水电发电量1404亿千瓦时,以全国0.2%的土地装备了全国7%的水电装机容量。“十四五”期间宜昌将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和风能开发。从三峡工程所在地到世界水电之都,再到清洁能源之都,宜昌澎湃前行。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5A级景区清江画廊演艺大厅内,清江流域首部室内原生态土家民俗情景歌舞秀《花咚咚的姐》正在上演。高亢的原生态山歌、婉转的长阳南曲让人如痴如醉,骂媒、哭嫁等独特的土家婚俗一一呈现,让观众大呼过瘾。

在宜昌,致力于传播民俗文化的景区达20余家。屈原故里、三峡人家、清江画廊等景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展示基地,游客徜徉山水之间,就能切身体验和领略宜昌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精髓。

从“卖山水”到“卖文化”,宜昌的旅游从业者深知,文化的深度代入才能为旅游注入持久的新鲜感。

10月的龙泉镇,秋风掠过,酒香阵阵。“中国企业500强”的稻花香集团,一以贯之创事业、心无旁骛谋发展的同时,始终把企业命运和社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兴了产业,美了乡村,富了乡亲。集白酒生产酿造、科普展示、文化体验及商品交易、仓储、冷链、配送、电子商务等多功能的智慧工厂、稻花香三峡物流园、稻花香包装工业园……是一个商业传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见证。

10月14日,第十二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在宜昌举行。壮美长江与诗画宜昌的碰撞,一场令人惬意的奇妙邂逅由此展开……

上下滑动查看

重庆《万州时报》

全文如下

↓↓↓

宜于昌盛的现实图景

罗勇 夏荣伟

宜昌,一个宜于昌盛的地方。

10月14日至16日,“壮美长江·诗画宜昌”百名总编看宜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举行,来自全国68家地市党媒的120多名社长、总编辑、融媒体中心主任、中国新闻奖获得者等齐聚宜昌,将笔头、镜头对准这座加快建设中的滨江宜业宜居宜游城市,展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新作为新亮点。

【清江画廊】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

主题采访活动第一站,走进了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采访国家地质公园清江画廊。

清江的水真绿,清江的山真秀。在旅游码头登上“清江画廊16号”旅游船,眼前的美景就让人震撼,让人只想早点一睹其芳容。

随着游船划开水面,两岸青山相对而出,连绵不绝;一江碧水美如翡翠,令人陶醉。清江画廊,犹如一幅壮美的画、一首隽永的诗,一曲动人的歌。

一路上,导游不仅介绍清江的山水风光、人文风情和历史文化,还邀请客人参与现场互动,一起唱土家山歌,让现场气氛变得更加活跃。

在武落钟离山景点,热情好客的土家人在山门两旁排队迎候,雄浑的长号、欢乐的唢呐、热情的大鼓响起,身着民族盛装的土家阿妹跳起欢快的摆手舞,气氛热烈,划破长空。

据介绍,清江画廊景区是三峡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AAAAA级景区,主景区东起清江隔河岩大坝倒影峡,西至清江水布大坝盐池温泉,东西纵深长达100公里。景区主要包括:A线“巴人故里、土家摇篮”圣景游、B线“影画山水、释心天堂”影画游、C线“仙山秘境、别有洞天”仙境游、“红色沃土、魅力麻池”党性教育基地。景区年接待能力已达120多万人次,荣获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景区、全国首批智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

清江画廊积极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出了“文化 旅游”“体育 旅游”“农业 旅游”系列赛事,已连续举办多届具有影响力的“中国长阳·清江画廊横渡接力挑战赛”“湖北长阳·清江画廊全国公开水域游泳挑战赛”、央视“云游美丽中国之云游湖北”暨“云游湖北”嘉年华大型线上公益直播等活动。

秉承“文化 旅游”深度融合理念,清江流域首部室内原生态土家民俗情景歌舞秀《花咚咚的姐》,由国内知名的国家一级编导唐静平团队倾情打造,演员阵容聚集长阳本地文艺精英。剧情讲述了一位现代画家因央视青歌赛——原生态山歌《花咚咚的姐》慕名来到清江画廊寻找“花姐”,在土家幺妹的带领下,感受到了土家山寨的宁静与祥和,听到了原生态山歌、南曲;同时也体验到了土家婚俗——骂媒、哭嫁等独特的民俗风情,最后在美丽的清江画廊遇到了心中的“花姐”。近10个民俗文化节目的串联,用45分钟向观众呈现出一台土家文化的饕餮盛宴。

清江画廊的青山绿水,成为绿色发展的新引擎。据统计,一条清江画廊相当于100座无烟工厂。长阳境内已经形成清江画廊生态旅游产业带,有10万余人因此吃上了“旅游饭”,为全县人均纯收入提升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十四五”期间,清江画廊将积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写好“融合、创新、转型”三篇文章,依托独特旅游资源,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创新旅游服务产品,全力打造国家级旅游目的地。

【屈原故里】

推动龙舟成为奥运项目

秭归,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故乡,建有以屈原文化为统领的屈原祠。

站在屈原祠的大门前,只见各式殿宇高大雄伟,依山排列,古朴清幽,壮观肃穆。大门正前方,与三峡大坝遥遥相对。

屈原祠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归州刺史王茂元建祠于秭归老县城所在地归州东5里的“屈原沱”。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宋神宗赵顼封屈原为“清烈公”,屈原祠亦称“清烈公祠”。

因兴建水利工程,屈原祠经历过两次搬迁。1976年7月,因修建葛州坝水利枢纽工程,屈原祠迁于归州城东3里的向家坪;因三峡工程修建,屈原祠再次搬迁复建于凤凰山的山梁上,2006年11月10日开工,2010年1月竣工。

现在看到的屈原祠,占地面积1940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806平方米,展陈面积2800平方米。2006年5月,屈原祠所在的凤凰山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秭归,还是龙舟运动的发祥地。赛龙舟,是为纪念屈原而传承下来的习俗。

秭归龙舟文化积淀深厚,龙舟运动历史悠久。10月15日、16日,第二届中国龙舟争霸赛暨奥运龙舟推广赛在秭归举行,来自全国12支顶尖代表队共300名运动员参赛。

10月16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秭归。在秭归徐家冲港湾国家级龙舟训练基地,随着三峡库区蓄水,这里更是江宽水阔,确是举办龙舟赛事的好地方。观众早早进入现场有序坐好,等待着一台好戏上演。

当天进行的是3000米环绕赛。随着比赛开始,6支队伍每隔30秒相继出发,展开激烈角逐。鼓声起处,桨起桨落,你追我赶的场面引起观众加油声不断。最终,广东顺德乐从龙舟队摘得3000米环绕赛桂冠。

本届比赛与以往的争霸赛不同,增添了奥运龙舟推广赛。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龙舟竞技得以亮相赛场,成为赛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此次比赛中亮相的“奥运龙舟”,是中国皮划艇协会为推动“龙舟入奥”,在传统龙舟的基础上设计研发的“奥林匹克级别”新型竞技龙舟,具有更快、更国际化、更竞技化、更符合“奥运瘦身”趋势的特点和优势,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竞技规则之间的统一。中国龙舟,必将乘着入奥的“东风”,从龙舟竞渡的发祥地秭归划向世界。

龙舟亮相奥运,可谓来之不易。2010年,龙舟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21年6月,在国际奥委会、国际划联和东京奥组委的协调下,龙舟作为表演项目被列入东京奥运会。中国皮划艇协会派出10人队伍,参加从8月2日至7日举行的龙舟展示项目,中国龙舟进入奥运赛场,受到全世界广泛关注。

相信随着不断推广,龙舟正式成为奥运比赛项目已为时不远。

【三峡工程】

国之重器带动创新发展

当前,正是三峡工程蓄水的时节。

气势磅礴的三峡大坝,如长虹卧波,截断巫山云雨,浩荡长江顿失滔滔,高峡出平湖。

站在坝顶四望,下游泄洪闸全部关闭,水轮机组正在发电,江面可见水流翻涌,为下游补水。大坝上游,坝前水位已达到173米,蓄水175米进入冲刺阶段。放眼望去,宽阔的江面一望无际、浩瀚无涯,大江变成了大海,景色壮丽,令人叫绝。

走进三峡工程中央控制室,墙上的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着上下游水位、入库流量、电压、电量、功率等实时数据。虽然这是三峡电站的“心脏”,但由于科技化程度高,只需3名工作人员就能全面掌握。

登上坛子岭观景台,可以俯瞰三峡工程全貌。不远处的双线五级船闸,一条上行、一条下行,船闸里的轮船正在“爬楼梯”、“下楼梯”。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也是一项保障民生的重大水利基础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抗旱、供水、生态保护等多方面综合效益。

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坝长2335米,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装机容量达到2240万千瓦。2012年7月4日,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截至2020年8月底,三峡电站发出的清洁电力能源,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30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69亿吨,节能减排效益明显。

宜昌,从世界水电之都,再到清洁能源之都,顺势而为,创新发展,澎湃前行。在碳达峰、碳中和“双碳”背景下,宜昌清洁能源富集优势更加突出,将为湖北、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能源支撑。

同时,三峡工程作为国之重器,积极赋能新发展格局。在三峡坝区右岸东岳庙数据中心,中国媒体云(三峡)大数据中心正在加紧建设。

为有效解决全国地方媒体数据存储和算力难题,助力全国地方媒体加快融合转型发展,三峡集团联合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三峡日报新媒体科技公司、三峡高科信息技术公司,共同在湖北宜昌三峡大数据中心建设专业媒体数据存储和算力中心——中国媒体云(三峡)大数据中心。中心将深度挖掘大数据政用、民用和商用价值,为全国地方媒体提供专业化存储、运行、管理云服务,充分满足全国地方媒体的计算和存储需要。

三峡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新基建号召,充分发挥清洁能源产业优势,进军数据中心建设领域,大力推进数据中心建设。目前,三峡集团正在三峡大坝坝区建设三峡大数据中心,具有安全等级高、电力保障足、地理位置优、算力和存储容量大等特点。三峡大数据中心计划在宜昌区域部署东岳庙、田秋渔、紫阳三个数据中心,成为机柜规模位居全国第一的数据中心。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上下滑动查看

广东《江门日报》

全文如下

↓↓↓

壮美长江 诗画宜昌

谢礼鸣

近日,“全国百名地市党媒总编看宜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在湖北宜昌举行。包括本报在内的全国近70家地市党媒的逾百名社长、总编辑、融媒体中心主任、中国新闻奖获得者、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及全国知名县级融媒体中心主任齐聚宜昌,进行了深入采访和多维度、全媒体的报道。

这里是“屈原昭君故里”。宜昌人文厚重,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这里山川秀美,是典型的山水风光城市,拥有各类旅游资源747处,其中5A级景区4处。在5A级景区清江画廊,采访团乘船而行。放眼望去,前方的水映着天空,是那样的蓝,两旁的水映着山,是那样的绿——得见此景才相信,“清江”绝非浪得虚名。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里不但真正做到了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还把自然资源与土家文化巧妙融合,从“卖山水”升级为“卖文化”。清江流域首部室内原生态土家民俗情景歌舞秀《花咚咚的姐》,以其高亢的原生态山歌,骂媒、哭嫁等独特的土家族婚俗文化,让人欲罢不能。

这里是“世界水电之都”。宜昌资源富集,境内已建成三峡、葛洲坝、隔河岩、高坝洲等4座大中型水电站,水电装机总容量超过2700万千瓦。在三峡工程,采访团被“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深深震撼:这座总装机容量达224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的“大国重器”,不单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也是一项保障民生的重大水利基础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抗旱、供水、生态与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综合效益。以生态与环境保护为例,截至2020年8月底,三峡电站发出的优质清洁电力能源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3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69亿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这里是“宜于昌盛之地”。宜昌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区位优势独特。目前,宜昌正在加快建设一江两岸、主城引领、产业兴旺、功能强大、人气鼎盛的滨江宜业宜居宜游之城,奋力实现世界旅游名城、清洁能源之都、长江咽喉枢纽、精细磷化中心、三峡生态屏障、文明典范城市六大目标定位。在“中国企业500强”稻花香集团,采访团不仅观摩了稻花香酒的生产过程,还对该集团“酒旅融合”“产城共荣”的创新做法进行了深入了解。在稻花香集团的带动下,食品、包装、商贸、物流等企业和金融、邮政、商超、通信等营业网点纷纷成立,美酒牵手美景,兴了产业、美了乡村、富了乡亲,带动1.2万人在“十五分钟就业圈”实现就业。

……

同样的人文厚重、山清水秀,同样的资源富集、区位优势突出,同样勤劳智慧、热情好客的人民……“中国侨都”江门与兼具“壮”“美”的宜昌,有太多相同之处,又各有让人沉醉的独特魅力。好的经验就像优美的音乐,曲韵悠长;真挚的情谊就像好茶,越品越甘甜。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江门与宜昌两座城市虽然远隔千里,却怀着同样的雄心壮志,闻鸡起舞、破浪前行。

上下滑动查看

百家党媒“看”宜昌⑦诗画宜昌,正精彩绽放!

连日来

广东《河源日报》

山东《滨州日报》

江西《赣南日报》

内蒙古《赤峰日报》

纷纷推出宜昌专版

立足长江经济带视野

重磅报道宜昌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新成效

并通过互联网全媒体宣传平台

进行全网二次传播

向广大读者展现大美宜昌画卷

广东《河源日报》

全文如下

↓↓↓

宜昌 甚美!甚美!

吴俊杰

10月14日至17日,全国百名地市党媒总编看宜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先后走进“国之重器”三峡大坝、国家地质公园清江画廊、屈原故里秭归、稻花香集团、三峡大数据中心、三峡非遗in巷等地,用笔头、镜头聚焦“壮美长江·诗画宜昌”,全方位、全媒体感受记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新作为、新亮点,共同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宜昌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这里山川秀美,是典型的山水风光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江三峡国际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和建设中的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拥有各类旅游资源747处,其中5A级景区4处。同时,这里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是嫘祖、屈原、王昭君的故里,历史悠久,人文厚重。

难能可贵的是,宜昌不但做到了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还把自然资源与土家文化巧妙融合,从“卖山水”升级为“卖文化”。如,清江流域首部室内原生态土家民俗情景歌舞秀《花咚咚的姐》,以高亢的原生态山歌、婉转的长阳南曲让人如痴如醉;三峡人家景区把《土家哭嫁》作为压台节目演了近20年,让游客在参与表演中沉浸式体验当地民俗文化的精髓。三峡非遗in巷是以非遗为主题的宜昌城区首家文化旅游区,由非遗特色街区、非遗展馆、非遗剧场和商业业态四部分组成,通过一系列沉浸式情景演出串联整个街区。

伴随文旅融合碰撞的火花,宜昌打造世界旅游文化名城的梦想,已悄然照进发展现实。

宜昌,可谓甚美,甚美!

上下滑动查看

山东《滨州日报》

全文如下

↓↓↓

感受壮美长江 品味诗画宜昌

韩俊亮 管林忠

10月14日—17日,“壮美长江诗画宜昌”百名总编看宜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举行。记者随采访团来到湖北,零距离接触宜昌、感受宜昌。

诗画宜昌,逐梦清洁能源之都。从三峡工程所在地到世界水电之都,再到清洁能源之都,宜昌澎湃前行。天赋宜昌好山好水好“风”“光”。宜昌有468座水电站,以全国0.2%的土地装备了全国7%的水电装机容量。三峡大坝、葛洲坝、隔河岩一度分别是世界最大、中国最大和湖北最大的水电站。水电、风电、光伏、储量超过500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总体容量相当于三峡工程的抽水蓄能项目等,正成为宜昌的资源优势。宜昌清洁能源的受益人群超过全国人口的一半。在“双碳”背景下,宜昌清洁能源富集优势更加突出,将为湖北、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能源支撑。“打造世界闻名的清洁能源之都,宜昌的美好明天,非常令人期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王浩说。

魅力宜昌,勇攀文明典范高峰。“宜昌给人印象深刻,不仅景色美丽,也有很多感人故事。”今年4月,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驻华使节代表团到访宜昌时,代表团团长、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这样点赞。宜昌的魅力,在于发展在于文明。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的宜昌,继勇夺“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之后,信心满怀地向着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目标进发。典范城市是文明城市的升级版。今年,中央文明办启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选择“典范”,意味着与全国104个同等城市竞争。7月23日,宜昌市召开动员大会,在湖北率先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好山好水、好人好事、好产好业,正在这方“宜人之城、昌盛之地”精彩绽放。

大美宜昌,文化赋能绿水青山。有故事可说,有美景可看,有节日可赏——伴随文旅融合碰撞的火花,打造世界旅游文化名城的梦想,已悄然照进宜昌的发展现实。“屈原昭君故里,世界旅游名城。”世界级旅游资源与灵性山水有了文化与科技的创新表达,愈发会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648.8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68亿元。山水之美,文化铸魂,一直是宜昌旅游的特色。宜昌是中国钢琴之城、诗歌之城,拥有各类旅游资源747处,5A级景区4家,在全国地级市中仅次于苏州。这几年通过灵活多样的载体和创意,把一个个传统文化符号和非遗项目变成可触摸、可体验的旅游消费场景,也搭建起了传统文化和游客心灵之间的连结。有了传统文化加持,宜昌旅游形象也更加立体饱满、韵味绵长。

上下滑动查看

江西《赣南日报》

全文如下

↓↓↓

最忆诗画是宜昌

曾德军 刘海锋

最是橙黄橘绿时,一衣带水情更长。从赣江源头到长江之滨,从江西赣州到湖北宜昌,地缘相近、水脉相通、人缘相亲,一幕幕山水人城、一缕缕诗情画意,如此神似,恍若熟识……

10月14日至17日,“壮美长江·诗画宜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在湖北宜昌举行,来自全国近70家地市党媒的采编人员会聚于此,共同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10月15日,一场原生态土家民俗情景歌舞秀《花咚咚的姐》在清江画廊精彩上演。高亢的原生态山歌、婉转的长阳南曲,让前来参加主题采访活动的采编人员如醉如痴。

在宜昌,致力于将传承民俗文化与发展旅游经济有机结合的景区有20余家。屈原故里、三峡人家、清江画廊等景区建设了非遗传承和展示基地,三游洞、车溪等景区运用现代传播手段让游客在徜徉山水中领略民俗风情。

近年来,宜昌不断提升创新表达、探索活态传承、持续培育业态,真正实现了由“卖山水”向“卖文化”“卖体验”转变。今年国庆假期,全市接待游客648.8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68亿元。

宜昌有好山好水,更有好“风”“光”。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和储量超过500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宜昌清洁能源的受益人群超过全国人口的一半。

这里“因水再兴”。从2008年开始,宜昌开展抽水蓄能电站普查工作,确定了一批装机规模超过30万千瓦的站点资源。

这里“招风化能”。过去7年,一座座风叶“巨人”在秭归、五峰、远安、当阳等地拔地而起。

这里“底气十足”。宜昌页岩气储量丰富,有望建设成为继四川盆地之后的全国第二个页岩气生产基地。

这里“磷聚突破”。宜昌磷矿储量巨大,目前,宜昌正加快推进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发展,催生新的产业增长点。

诚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所言:“打造世界闻名的清洁能源之都,宜昌的美好明天,非常令人期待!”

观壮美长江,逛诗画宜昌,游清江画廊,品土家文化,尝馫香美酒,赏三峡非遗……本次主题采访活动,是第十二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旅游节同步上线的是“宜荆荆恩”城市群文旅惠民卡。今后,持卡人可凭卡享受城市群内各景区的优惠。

“宜荆荆恩”指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以宜昌为龙头形成湖北“两翼驱动”的南部列阵。

此时此刻,“宜荆荆恩”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加速绘就: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联盟成立,城市群机场改造提升等项目推进顺利……

共饮长江水,徜徉诗画间。今天,宜昌这座滨江之城因其宜业宜居宜游而越发精彩。

上下滑动查看

内蒙古《赤峰日报》

全文如下

↓↓↓

升级体验,让文化点亮山水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

5A级景区清江画廊位于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境内,以“远离尘世喧嚣、寻觅巴人足迹、探寻土家文化、回归绿色天堂”的绝美意境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近年来,该景区强化用户思维、游客体验,把传承民俗文化与发展旅游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开发了一系列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线路,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推动旅游业发展由“卖山水”向“卖文化”“卖体验”转变,让山水的“高颜值”逐步转化为文旅产业的“高价值”。

画中之画倒影峡升级

10月15日,“壮美长江·诗画宜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团的代表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结伴走进倒影峡,切身体验倒影峡依山傍水、逶迤秀美的游步道,在绿水青山的自然本色中饱览淳朴厚实的民俗民风。

倒影峡素有山水影画、释心天堂的美誉,这里层峦叠嶂,碧水如镜,倒影翩翩。讲解员说,如果把清江比作成一本画册,那倒影峡就是清江的扉页,是清江画廊的核心景点之一。

倒影峡原名“倒鱼溪”,因溪中有块巨石形状酷似一条倒挂着的大鲢鱼,影映在水中栩栩如生,当地人将此地改名为“倒影峡”,用“鱼游枝头鸟宿水”来比喻这番美景。

“再美的山水,看多了也会有疲倦的时候。然而,景区深藏的文化底蕴却是陈酿,愈久弥新。”清江画廊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卫东说,这条新开发的清江画廊B线路,历时三载精心打造,是鄂旅投集团“十三五”期间的重点项目,是清江画廊提档升级的核心支撑。该线路全长3.8公里,沿途有贺新郎、灵运道、燕归来、霞客道、登云梯等20多处景点,不仅风景秀美,而且极富文化特色。

“花咚咚的姐儿是一朵花,醉人的酒窝映彩霞,绣球抛出吊脚楼,魂儿丢在月亮下。”行至过龙门景点,土家虎仔唱起了《花咚咚的姐》,声音高飘入云,游客惊为天籁,纷纷拍照打卡。

5月19日,清江画廊新景区倒影峡建成开园,宜昌江山国际旅行社组织了1000多名省内游客前来打卡。“清江画廊景区安全系数高,非常受欢迎,可以称得上老少皆宜。”该旅行社总经理欧阳月告诉记者,这个景区的游步道比一般游步道宽一些,路面都做了防滑处理、有纹路,路边的山体也做了安全防护网,带游客来这里放心又舒心。

“清江画廊是一个有美景可看、有故事可讲、有记忆可留的地方。”景区导游曾春燕说。过去,游客只能乘坐游船一览倒影峡的风光。如今,清江画廊景区临江修建生态游步道,打造“升级版”倒影峡,让游客能近距离亲山亲水亲自然。

行至“春草亭”,一曲《春去夏来》如一股清泉直抵心底,溪布园里的“溪布”(土家语,又称“西兰卡普”)在半空中随风飘曳,如同拍着巴掌的土家幺妹,欢迎着游客的到来。此外,土家幺妹和虎仔们在“鹊桥仙”“同心岛”“试周郎”等各个景点,都准备了欢迎仪式,让来宾们如沐春风。

土家文化实力“圈粉”

与新景点、新线路同时推出的还有斥巨资打造的清江流域首部室内土家民俗歌舞秀《花咚咚的姐》。这部剧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由国家一级编导唐静平导演团队精心打造,剧目时长45分钟。

在清江画廊演艺大厅,《花咚咚的姐》精彩上演。高亢的原生态山歌、婉转的长阳南曲让人如痴如醉,骂媒、哭嫁等土家婚俗一一呈现,让游客看到了一个古老的民族在这里繁衍、奋斗、生生不息……

“来过清江画廊很多次,每一次总让人流连忘返。尤其是这场新上线的民俗情景歌舞秀,让我真切感受到土家非遗文化的魅力,唤醒了深植于内心的乡愁。很棒!”采访团的代表们观看演出后,大呼过瘾,频频点赞。

长阳之美,美在秀丽的山水,更美在灿烂的文化。陈卫东告诉记者,今年暑假期间,每个双休日景区都安排了两场演出,场场爆满,市场反响非常好。“十一”黄金周期间,购票观看《花咚咚的姐》演出的游客达7000余人。演出结束后,观众纷纷在演艺大厅打卡合影,久久未离去。

在清江画廊景区,土家文化元素无处不在,“圈粉”无数。“越来越多的游客来长阳体验原汁原味的土家文化,而在清江画廊景区,长阳南曲、土家山歌、土家族撒叶儿嗬等民间艺术被更多人熟知。”文化从业者覃发池欣慰地说。

“我们建设生态廊道,推出清江画廊B线路,编排土家民俗歌舞秀《花咚咚的姐》,就是要让游客停得下脚步、留得下记忆。”陈卫东告诉记者,打造倒影峡升级版后,游客可以随时坐船返程,大大提升了景区的接待能力。今年以来,景区已接待游客38万人次。

绿水青山铺就致富路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清江画廊吸引着远方的客人纷至沓来,也为本地人带来了机遇和财富。

旅游的持续火爆带动了当地农家乐、农副产品、宾馆酒店等民营企业的发展。据统计,长阳城区至清江画廊景区沿线大小规模酒店民宿和旅行社近100家、农家乐近200家,带动近万人实现就近就业。

“现在过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说起这些年的变化,在武落钟离山下经营巴楚人家农家菜馆的老板贺红兵向记者感叹道。

贺红兵回忆说,1993年刚开餐馆时,清江的旅游资源还没有开发,只有极少数的散客到武落钟离山来看巴人的发祥地。随着清江画廊的声名远播,游客越来越多,带火了这家小店,如今年收入有几十万元。“农家乐主打腊蹄子火锅、榨广椒炒腊肉等本地土菜,每年4月到国庆节是旅游旺季,生意最好时一个中午接待游客1500人。”

一条清江画廊相当于100座无烟工厂。据悉,长阳境内已经形成清江画廊生态旅游产业带,有10万余人因此吃上了“旅游饭”,为全县人均纯收入提升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

上下滑动查看

来源丨三峡日报

编辑丨肖雨琴 编审丨翟婷婷

转载须注明来源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4 www.vegst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SiteMap 联系我们|浙ICP备202301878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