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的作文大全(以枇杷为主题的作文)
来源:江南官网app下载 时间:2022-08-21
枇杷散记
枇杷南方多见而北方少,昔日闲游于江浙地区,大啖数日,不亦快哉。今日母亲竟购得一袋枇杷,亦喜不自胜,见其金黄丰盈,不禁垂涎,其间数片绿叶点缀,愈发娇嫩。再品,不禁想起旧年之事。
一一题记
枇杷又挂在了枝头上,悄然间,一年的时光已经过了多半。苹果、葡萄、梨⋯⋯各种农物还蓄精养锐,渴望在秋天大放异彩。此时的枇杷正好满足了这个季节小孩子肚子中馋虫。
夏天到来之际,枇杷才会结出果实,挂上树梢。它的叶子大且厚,半遮着那黄澄澄的、娇嫩的果实,这大概是最迷人的姿态吧,如那古时的女子般半遮玉面。枇杷,琵琶,古人为万物取名时融入了多少的心血,仔细一想,倒是生动。那厚重的枇杷叶,不正像半遮人面的琵琶吗?那一片绿荫下的澄黄,不正是琵琶下的脸庞吗?
我将目光转投到枇杷树上,看着那遮掩着的枇杷果,我不禁想象着白居易诗中的那"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悲苦女子。山一程,水一程,山水之间、广袤土地,却无其安身之所,寄托之处。只有聆听看这婉转悲凉的琵琶声中。人们才能理清她心中的哀愁吧。
十岁之前,我是未曾见过枇杷的,这种东西在南方多见,在北方却少之又少。直到十岁那年的一次我与家人南下旅游时,游至范仲淹先生故乡一一苏州吴县,此地以东山白沙枇杷闻名于世。当我们走在街道上时,人人家门口皆有几棵枇杷树,一行人打算去爬石公山。山脚下有几家农户,我们路过一户农人家时,门口的土坡上有位老人在躺椅上小憩,些许是我们声音大了,聒噪着这位老人了,老人坐了起来,看出我们是游客,便操着生疏的普通话向我们讲述石公山上值得一看的景物。我却看到了老人身后的枇杷树,树上的枇杷长势大好,我喜不自胜:"老爷爷,您能不能摘几个枇杷给我尝尝鲜?"妈妈笑着用手肘碰了碰我。老人却爽朗地笑了,伸手折下了一根枝条,枝条上约有七八颗枇杷,上面还有新鲜的露水。此时正值春末夏初,有些枇杷黄了,有些还是青的。
老人为我摘下的那一枝枇杷又大又好。入口时先是酸甜,到咀嚼时满口淡淡的酸,直至下咽时那种经历寒冬暖春的淬炼出的醇香回甘。我一口气将几个枇杷吃掉,忙向老人道谢。老人一脸慈祥,进屋拿出一个竹编小筐,采了一筐送给我们,让我们上山路上吃,便向我们招手道别。我们渐行渐远,直至老人从我的视线中消失,我的嘴中还有一丝淡淡的香甜。
我不禁沉思,城市中有的人。一生毫无意义,他们从不奉献,也无价值。他们不愁衣食,却终日闲散,困于名缰,缚于枷锁,昏昏沉沉又浑浑噩噩,甚至一生恣雎骄横,飞扬跋扈,直至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一生之所成。这样的人一生也不会感到让人温情弥漫,而那位与世无争的老人却乐于给予。枇杷,只是他这样一个中国人心中的温良与善意。枇杷,是历史给予华夏子孙的美好的一个载体,是历史的悠久与厚重。年年岁岁的,人们熟悉的抑或陌生的,用人性的光辉点缀着自己,感动着别人。人生之路上无边美好,我亦心怀善意,不负这人间美好。人与人、人与自然,本就是共融于一体的。
又联想起那枇杷与琵琶,枇杷香里融着人间烟火,琵琶声里载着岁月无恙。史书上,不过是王侯将相;洪流中,不过是千秋万世,当年那位无名无姓无家归的琵琶女,却被世人传唱了千年,这又是何故?
不管是少年的鲜衣怒马,抑或是老人的垂垂老矣,只要心怀善意,甘于为他人奉献,又何尝不是伟大呢。人生四季轮回,年岁之间,每个人都会被他人微小的善意感动,就像我永远记得那一枝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