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于淑珍:与丈夫恩爱一生,晚年不顾儿女反对和老伴住养老院
来源:江南官网app下载 时间:2024-01-01
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于淑珍是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剧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品有《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月光下的凤尾竹》、《泉水叮咚响》等一系列经典歌曲,深受观众的喜爱。
于淑珍的歌唱以抒情见长,善于善于把握各种地方音乐的特点和韵味,融会贯通,恰到好处地表达作品的意境和深度,人们赞誉她的演唱“高如行云,低如流水;声从情发,歌由心飞。”
于淑珍有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育有一双儿女,2018年老伴不幸去世。虽然有儿女,但于淑珍却坚持要住养老院,她的这一行为让子女受到了诸多的骂名,这背后到底有何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01.
于淑珍,1936年出生于河北省东光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家里有9个兄弟姐妹。因为家庭人口多,这也使得家庭开销很大。
从小于淑珍就展现出坚韧和勤劳的品质。她明白家庭的困难,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她毅然决定外出打工。年幼的她在附近的农田里帮忙种地,勤奋努力,辛勤耕耘,为家庭贡献了一份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于淑珍的工作经验逐渐丰富,她开始在工厂做临时工,为自己和家人带来一些稳定的收入。虽然工作辛苦,但她从不怨天尤人,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
于淑珍上班的那个厂子很小,那时候的工作并不会很忙碌,这也使得于淑珍有大量的时间。步入社会后,于淑珍意识到没有文化不行,便开始努力学习知识。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于淑珍选择报名参加天津工人夜大,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学习唱歌。她坚持利用业余时间,用心投入到学习中。虽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她始终坚持不懈,用她的毅力和决心克服了各种困难。
1955年,一次工人艺术调演成为了于淑珍的转折点。她选择了演唱一首新疆民歌《美丽的姑娘》。在舞台上,她的声音如同清泉般澄澈动人,她的演唱技巧展现出了她的才华和艺术修养。她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一等奖,这也意味着她获得了天津歌舞剧院的录用机会,成为一名正式的演员。
踏入歌舞剧院后,于淑珍展现出了她的多才多艺。她最初参与合唱演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有机会参与二重唱和独唱,展示出她独特的音乐才华。
尽管她渴望深造,进入音乐学院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但忙碌的演出日程使她无法抽出时间去追寻她的学习梦想。然而,于淑珍并没有放弃,她抓住一切机会来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她不仅参加了声乐培训课程,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河北梆子、京剧和京韵大鼓等多种表演形式。她希望通过博采众长,吸收不同戏曲艺术的精华,丰富自己的表演技巧和风格。
于淑珍的努力和多元发展给她的艺术生涯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她渐渐成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演员,能够在不同的舞台上展示她的多重才华。
她的表演风格独具特色,兼具激情和细腻,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艺术享受。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于淑珍的艺术修养日益精深,她在舞台上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才华。
虽然于淑珍没有奢望自己会出名,但她内心一直怀抱着一个小小的心愿——能够为电影唱一首歌,并将其收录在唱片里。
对于她来说,这个心愿代表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她渴望能够借助电影的力量,将自己的声音传递给更广大的观众,让他们通过她的歌声感受到情感的共鸣和美好的体验。
这个心愿对于于淑珍来说,既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也是对音乐事业的一种向往。她梦想着能够通过自己的歌声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感动,成为大家心中的音乐偶像。
02.
1979年,于淑珍终于迎来了她艺术生涯中的重要时刻。她有幸为一部名为《甜蜜的事业》的影片演唱了主题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这首歌曲以其欢快、乐观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瞬间成为了广大观众心中的经典之作。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以其朴实的歌词和旋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于淑珍用她独特而温暖的嗓音,将这份渴望和梦想传达到每一个听众的心中。她的歌声充满了力量和希望,引领着人们走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这首歌曲的问世,不仅让于淑珍实现了她的小小梦想,也让她的音乐事业获得了更大的关注和认可。她的名字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她的歌声成为了广大观众心中的音乐偶像。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的成功,也带给了于淑珍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她的音乐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她受邀参与更多的演出和录音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
而这首歌曲的成功也并非偶然,它是于淑珍多年来不懈努力和对音乐的执着追求的结晶。她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磨砺,塑造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个人魅力,使得她的歌声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凭借着《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这首热门歌曲的成功,于淑珍的音乐事业得到了更大的突破。她的才华和魅力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包括央视春晚的策划团队。
于是,在一个寒冷的除夕之夜,于淑珍的梦想成为了现实,她登上了备受瞩目的央视春晚舞台。那一刻,舞台灯光璀璨,掌声如潮,观众们期待着她那温暖而动人的歌声。
于淑珍心怀感激和紧张,她微微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睁开双眼,展现出她自信又迷人的笑容。音乐开始响起,她的歌声如流水般清澈而动听,温暖的旋律回荡在整个舞台和观众的心中。
她用音乐诉说着生活的美好,用歌声传递着希望和梦想。观众们被她的表演所感染,纷纷跟随着歌曲的节奏,欢快地鼓掌、歌唱。整个舞台沉浸在欢乐和温情的氛围中,每一个观众都感受到了那份充满阳光的生活态度。
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对于于淑珍来说,不仅是一个巅峰时刻,更是对她音乐事业的巨大认可。她的演唱收获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和赞誉,成为了当晚的亮点之一。
央视春晚的舞台让于淑珍的名字传遍了全国,她的声音和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了观众的心中。从那一刻起,她成为了众多人心目中的音乐偶像,她的音乐事业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03.
在演艺事业上,于淑珍成就满满,而在现实生活中,于淑珍嫁给了一个普通人,丈夫姓闫,是天津人,比于淑珍大6岁。
于淑珍和闫先生的婚姻是建立在坦诚和责任之上的。虽然他们的家庭情况并不富裕,但于淑珍在恋爱时毫不掩饰地向丈夫展示了她的家庭背景,并清楚地表达了她对家庭的责任和承诺。
于淑珍知道,自己在家庭中肩负着重要的角色,必须照顾和养育弟弟妹妹。这份责任对她来说是不可推卸的,她决心继续承担下去。因此,在与闫先生谈及婚姻之前,她毫不犹豫地将这一现实告诉了他。
这番坦诚的对话让闫先生深感敬佩和感动。他明白于淑珍是一个有着坚强责任心和家庭观念的女人,这种品质使他更加欣赏和爱慕她。他决定与她共度一生,并且愿意接受并支持她在照顾家人方面的责任。
于是,他们在结婚后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之后又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于淑珍将自己的母爱无私地传递给了这个幸福的小家庭,她继续尽力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同时也充分关爱和支持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们。
丈夫对于家庭的奉献和照顾让人深感敬佩。他明白于淑珍作为一名歌唱演员需要频繁的外出演出,而他们又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照料。为了支持妻子的事业,并确保孩子的照顾,他主动选择了转行,从舞台前的演艺工作转到了幕后的办公室和舞美队。
丈夫的转行并非易事,他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一开始他从事后勤工作,负责组织和协调各项事务,为整个团队的顺利运转做出贡献。随后,他进入舞美队,从事布景造型的工作,为演出提供美丽的舞台背景。
他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照料孩子的健康,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尽管母亲经常过来帮忙,但丈夫依然承担了大部分责任。有时,当孩子生病发烧时,他不辞辛劳地将孩子抱去医院,即使天色已经逐渐明亮。
丈夫对孩子的照顾非常细心,每天亲自做饭给他们准备营养的餐食。由于他经常在家做饭,他的衣服和头发总是被菜味所覆盖,同事们甚至能准确地猜出他中午和晚上吃了什么菜。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和辛勤付出,展现了丈夫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和爱心。
丈夫的牺牲和付出是家庭和谐的重要支撑。他放弃了自己的舞台梦想,将妻子和孩子的幸福放在首位,默默地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他以自己的行动展现了真正的父爱和家庭的价值,为于淑珍和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家庭环境。
04.
1998年,于淑珍和丈夫都退休了,退休后的生活给于淑珍和丈夫带来了新的选择和机会。然而,尽管有学生慕名而来,希望能拜师于淑珍,她却坚决拒绝了。
她自认为没有接受过正规音乐学院的训练,声乐功底不够扎实,因此不愿意收学生。即使一些艺术院校以高薪邀请她担任兼职教授,于淑珍也婉拒了。有人或许会说她傻,自动放弃了挣大钱的机会,然而她对此却淡然处之。
在于淑珍看来,她是一个工人的女儿,能够走到今天已经让她感到非常满足和知足。她没有追逐金钱和名利的欲望,而是更注重内心的平静和对自己真实价值的认知。
而丈夫退休后曾遭受退休综合征的困扰,他意识到于淑珍需要一种新的活动来充实自己的生活。于是,他提议于淑珍去上老年大学。天津市老年大学离他们家不远,于淑珍在丈夫的陪同下报名参加了书法班。
参加老年大学的书法班,让于淑珍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兴趣和热情。她用毛笔在宣纸上挥洒着自己的情感和艺术,享受着与字迹的交融。这不仅是一种兴趣爱好,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追求。于淑珍在书法班上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着彼此的心得和体会,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乐趣和丰富性。
对于于淑珍和丈夫来说,退休并不意味着停止追求和学习,而是给予他们重新定义生活的机会。他们用心态的平和和满足,享受着朴实而美好的晚年时光,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着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在2006年,于淑珍召集儿女开会,提出自己和丈夫住养老院的想法。虽然他们的儿女都非常孝顺,担心父母住养老院会受到外界的非议。
然而,于淑珍坚定地说道:“不要在乎别人的议论,我觉得住养老院对我们两代人都是好的。你们都是孝顺的好孩子,我和你爸心里有数。”她和丈夫的退休工资足够支持他们在养老院过上舒适的生活。
在养老院,他们不需要自己做饭,每天的三餐由工作人员照料,衣服也由工作人员负责清洗。平时,他们可以与其他居民一起聊天、阅读报纸、唱歌,生活一点也不寂寞。而且,养老院还配备了保健医生,负责治疗他们偶尔出现的头疼和身体不适。
儿女们可以来养老院探望于淑珍和丈夫,还可以在养老院共进晚餐。看到父母在养老院过上舒适的生活,儿女们的心也变得踏实了。
这样的决定让于淑珍和丈夫拥有了更好的照料和社交环境,同时也减轻了儿女们的负担。他们共同享受着养老院提供的便利和关怀,彼此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在这个温馨而舒适的环境中,于淑珍和丈夫可以安心享受晚年,感受着家庭的温暖和爱意。
05.
2018年,于淑珍的老伴已经年过八旬,身体非常虚弱。为了更多地陪伴他,于淑珍决定只接受天津和北京周边的演出工作。
尽管养老院的工作人员非常细心地照料着她的老伴,但于淑珍仍然想尽自己的能力为他做些小事情。
然而,2018年11月7日,老伴因为脏器衰竭不幸离世。在养老院的协助下,于淑珍和她的儿女们安排了后事,减轻了很多负担。在送别了老伴之后,她的儿女们提出要轮流接她回家居住。
然而,于淑珍并不同意:“我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与你们都不一样,如果住在一起,两代人可能都会不适应。你们还要为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操心,不能整天都围着我转。”面对于淑珍的坚持,儿女们只能同意让她继续住在养老院中。
在老伴刚离世的那段时间里,于淑珍心情波动很大。每当她看到房间里老伴的物品时,都会不禁回忆起过往,眼泪止不住地流淌。后来,女儿默默地帮助她整理了父亲的物品,并将其存放在于淑珍自己的家中。
这样的安排既让于淑珍能够在养老院继续得到关怀和照顾,也让她的儿女们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家庭和生活。
尽管她在丧偶后经历了内心的痛苦,但儿女们的支持和理解使她感到安慰和坚强。于淑珍将继续在养老院里过上她的生活,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继续保持着对爱和家庭的热爱。
每天,她准时参加餐厅的就餐,享用美味的饭菜。除此之外,她还能够有时间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浏览报纸,观看电视节目。
有时候,她感到有些无聊,就会主动找敬老院中的其他老人聊天,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故事。尤其在节日的时候,养老院会组织大家一起举办聚餐和联欢活动,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快乐。于淑珍在这样的环境中一点也不感到寂寞。
她享受着与同龄人的交流和共同生活,互相扶持和关心。养老院也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当她有身体不适或需要治疗时,都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照顾和帮助她。
尽管没有了爱人的陪伴,但于淑珍并不孤单,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和归属感。她珍惜每一天的时光,感激生活中的温情与关怀。无论是在家人的陪伴还是在养老院的集体生活中,于淑珍仍然保持着积极的心态,继续享受着美好的晚年生活。
2023年6月,于淑珍87岁了,每天,她都以乐观的态度迎接新的一天,与老友们分享快乐和梦想。她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经常在院子里唱歌,为大家带来欢声笑语。
岁月已经赋予于淑珍一份智慧和平静,她看着养老院的每一个笑脸,感受着每一份关爱。她知道,即使是在晚年,生活依然充满了美好和意义。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