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时光:回望八十年代的文学创作函授(八十年代 文学)
来源:江南官网app下载 时间:2024-01-05
“文学”曾经是社会热点,青年们“热爱文学”的现象成为了八十年代的显著特征。思想解放、革古鼎新的八十年代催生了“文学热”,青年渴望知识、渴望成才,业余文学活动蓬勃发展,“文学创作函授”应运而生。
《文学之友》上的两句话很好地概括了文学创作函授的宗旨:“引导文学青年自学成才,为文学青年步上文坛铺路。”
《文学之友》
《鸭绿江》函授版《文学之友》杂志
《文学之友》是《鸭绿江》函授版。《鸭绿江》是辽宁省作协主办的文学月刊,1982年1月杂志社创办“鸭绿江函授创作中心”,先后有十八万人次参加了学习。收费,每生每届(一年为一届)一般在十多元。函授中心发放教材,学员学习后把习作寄函授中心,函授中心的老师通过批改习作对学员进行辅导,推荐发表优秀作品。
各年度(各届)的函授教材:
鸭绿江函授教材
函授教材
一睹《鸭绿江》文学月刊社函授版编印的教材内容(目录):
每期函授教材印数3万册~4万册,也就基本框定了当期接受教育的学员人数。
印数3万册
印数4万册
鸭绿江函授创作中心还制作了徽章。
“鸭绿江函授创作中心”徽章
有徽章的文学函授机构还有南京文联《青春》杂志社的“青春文学院”等(后面再细说)。
“青春文学院”编辑、印行了函授教材《文艺学习》发给学员学习,同时《文艺学习》也发表学员优秀作品。
《文艺学习》
《文艺学习》目录
北方函授中心、《雪花》杂志社编印的《作品赏析》。
说到《雪花》杂志,使我想起一段往事。1990年代我在《中国校园文学》杂志发表了小说后曾收到过来自《雪花》杂志的一封信。打开信后才知是《雪花》杂志的一名编辑写来的。他的一篇小说恰巧与我的小说发表在同一期《中国校园文学》上。那时的《中国校园文学》发表作品时附“作者简介”,上面有我的工作单位。那位编辑(作者)看到后便写信来了,他在信中希望我(利用职权)帮他推销他的作品集。我没有理会。
《人民文学》杂志社在1985年也创办了“《人民文学》函授创作中心”。不过它的收费比其他同类机构稍贵,大约三十多元,相当于一个青年职工一个月的工资。
他们编辑出版《人民文学之友》,以此为阵地开展文学创作的函授教育(教学)活动。
《人民文学之友》创刊号
《人民文学之友》每月出刊一期
《人民文学之友》利用其优势遍请名家担任顾问。
冰心、丁玲、艾青
张光年、刘白羽、冯牧
《人民文学之友》创刊号目录
《人民文学》创作函授中心编印的丛书:
各“文学创作函授中心”招生面向全国、面向社会,通过报刊发布招生信息,也有通过寄邮件发布招生启事(简章)的。
人民文学创作函授中心招生启事
长城文艺刊授创作讲习所招生启事
河北省张家口市的《长城文艺》的“刊授创作讲习所”也是创办比较早的文学创作函授机构,所谓“刊授”是以刊物为依托进行文学创作函授。名称上受《山西青年》创办的“刊授大学”启发。
《长城文艺》的刊名由郭沫若题写
《长城文艺》目录
《长城文艺》刊授版
《长城文艺》编印的学员作品选
提到张家口,会想起两位文学大师,一个是郭沫若,另一个是汪曾祺。郭沫若早在五十年代就为《长城文艺》题写刊名。汪曾祺“下放”的“改造地”就是张家口,他在那里的农科所画马铃薯(教育挂图)。
《工人日报》社、全国总工会宣教部于1984年创办了“全国职工文学创作函授讲座”向全国招生。它是利用工会条线的优势,对职工中的文学爱好者进行函授培训。
名家题字鼓励
首都师范学院吴思敬老师为“全国职工文学创作函授讲座”编写的教材很受欢迎。
吴思敬后来对稿子又作了修订,命名为《诗歌基本原理》,交给工人出版社出版。《诗歌基本原理》是他的第一本诗学研究著作,后于1992年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
其他的“文学创作函授中心”还有:
浙江温州的《文学青年》函授创作中心
文学青年函授创作中心讲义
《湖南文学》创办《文学新春》刊授部进行文学创作的函授。
《文学新春》
成都的《星星》诗刊:
北京的《作品与争鸣》杂志也创办了“文艺评论写作刊授班”,并在《作品与争鸣》开有专栏发表“讲座”和学员习作。
1982年的《作品与争鸣》
安徽创办了“函授青年文学院”:
强劲的发展势头,多家文学杂志联合办文学创作函授。如黑龙江作家协会、《北方文学》杂志、《小说林》杂志、《诗林》杂志“组办”“《作家之路》文学创作函授中心”。
上海的《文学报》加盟了“全国文学创作函授协调中心”。编印“文学大课堂”《作家谈创作》。
文学报“全国文学创作函授协调中心”编印的《作家谈创作》
《未来作家群》由广东南方文学函授、新疆《绿洲》文学函授中心、四川《嘉陵江》文学创作函授中心、四川《沱江文艺》文学创作函授中心联办。
《未来作家群》
《未来作家群》版权页信息:(刊号62—114)四川省期刊登记证025号
收费票证:
对参加学习的学员,发给学员证,结业时发给结业证书。
学员证
学员证
结业证书
“衍生产品”:
徽章
海南省作协《天涯》杂志创办的“中国海南文学人才函授院”
徽章背面铸“《天涯》杂志社”字样。
青春文学院徽章
鸭绿江函授创作中心徽章
信封:
同学录
表彰:召开全国优秀学员代表大会
丹纳《艺术哲学》提出过一个观点:文学艺术精品或优秀文艺人才就像“金字塔尖”,这“塔尖”有着庞大的基础(“塔的中层、塔的底座”)作“托举”和“烘云托月”。八十年代的文学青年一定程度上就是作了“八十年代文学”的庞大基础。
“文学创作函授中心”对于参加的学员来说于今已成为美好的回忆。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又何尝不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呢?!文学繁荣的局面已停留在八十年代了,几乎无法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