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西安一所中学竟然演出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全场(西安红色娘子军)
来源:江南官网app下载 时间:2024-01-07
9月4日下午,西安对外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陕西省中小企业投融资促进会和九三学社西安市委三建支社共同举办的西安国营黄河机器制造厂子弟学校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演出50周年纪念会在西安锦翔炝锅城隆重举行。参加此次活动的既有主办方的领导,也有黄河中学的原校长、老师和曾经的演职人员,共计50余人参加了座谈。
七十年代初,西安黄河子弟学校组织了一群由学生排练和演出的整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他们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因陋就简,以废代新,人人动手,同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以最低的代价完成了该剧的排练,促成了西安市乃至陕西省唯一的非专业团体的专业演出,将这部融汇了西方芭蕾舞艺术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以及民族舞蹈元素为一体的舞剧《红色娘子军》搬上了舞台,并使之走进了西安各学校、各部队、各工厂和企事业单位,演出达百余场。舞剧《红色娘子军》以其完美的创作编排与真切的艺术感染力红遍西安古都,至今依然令人回味无穷。
当天下午的纪念会上,几十年不见的同学们竞相登台表演,倾情奉献,一起追忆那段激情、感人而又难忘的岁月,不但表达了他们自己对于这部经典剧作的敬意,也使现场气氛高潮迭起。为了表彰他们的奉献精神,西安对外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臧宝珠、陕西省中小企业投融资促进会秘书长赵晓舟、九三学社西安市委秘书长封蒨、支社主委姜书杰、剧组学生代表吴金光等分别向当年参加演出活动的老师和学生颁发了纪念证书。
这些年过花甲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感谢党和政府对他们的肯定,今后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发挥余热,将《红色娘子军》精神代代相传下去,教育子孙后代为人民的幸福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红》剧剧组代表付卜岱的发言,代表了大家的心声。
各位来宾、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激动来参加这一次座谈会,也圆了多年的一个心愿。我代表高73届讲几句话,我们共有11位同学,在各届中人数不多也不少,今天来参会的有五位,我们当中夏坚芬演的是小战士,寇普中和我演过小庞。五十年再聚首,从少年到白头。由于年代的限制,没有留下什么影像和文字资料,那就让我们拉开记忆的帷幕,回放当年红剧组活动的一些场景吧!
我们要怀念庞建培校长和骆坤和老师,是他们领导和组织了这个剧组,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大家受到他们教诲至深,影响长远,可以这样说,没有他们的发起和奉献就没有剧组的成功。我们要感谢吴春辉老师的道具组,王山民老师的舞美组,赵乃庚老师的音响组,张慧椿老师对演员的选拔和训练,还有电工师傅赵家政,他们都为剧组的有效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功不可没。我们还想念白雪扬同学,他是一位宽厚、知心的大哥,为大家树立了榜样,他饰演的角色也是很逼真的。我们还要致敬几位主演同学,他们肩上责任重、动作难度大、关注度高,压力不小,他们对表演精益求精、持之以恒、一贯到底,为演出的成功起到了推动作用,立下了汗马功劳。
回顾剧组昔日的辉煌,那青春时光的故事就像万泉注水缓缓流淌,清冽地令人留恋和感动。对我们这个剧组我有三个方面的感受:
一、红剧组是个初心一致的团队
1970年前后学校把我们这些从11、12岁到15、16岁的七个年级的小学生、初中生组织起来学习、排练红剧。在西安儿童剧团,我们借住在小寨小学的教室里,以课桌为床铺,到剧团跟随刚从北京学习回来的老师(演员)学习,他们边排演边给我们教,特别是王重生老师,个子不高,为人和蔼,专业全面,对我们这些零基础的学生认真耐心地辅导,使我们得以快速提升,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和记忆。
在校园我们练功、排演,全身心投入,互帮互教,大带小老带新,不怕流汗、流泪和伤痛甚至流血,包括女同学练芭蕾吃了不少苦都坚持了下来。在当时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在短时间内制作出了服装道具布景灯光音响等,连排出了全剧,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令人惊叹!在舞台上,大家全神贯注配合默契,在服装化妆组、道具布景灯光组、音响效果组的保证下成功演出,大家一起装台、卸台,搬运上车,虽然劳累但是快乐幸福的。
二、红剧组的演出影响是巨大的
一群中小学生排演出了芭蕾舞全剧,应该说是难以想象的,也是十分罕见的,因为专业剧团都不容易做到,我们竟然将它普及了、拿下了。我们的演出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我们的社会演出在华山俱乐部、在庆华俱乐部、在边家村俱乐部、在纺织城工人俱乐部等的演出,用舞台艺术的形式宣传毛泽东思想、传播正能量,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我们的部队演出:在临潼47军军部、在窑村机场、在三原导弹学院、在蒲城驻军部队、在兴平驻军部队等。黄河厂作为一家军工单位,为部队服务,关系紧密,有着拥军传统,我们慰问演出的成功,得到战士们的热情鼓励,体现了军民团结一家亲。
我们的外宾演出:在人民大厦的舞台为外宾演出,得到外宾的赞赏;在西大街钟楼下迎接西哈努克亲王访问,大家带妆起舞,起到了西安市的一个窗口作用。(1970.11.16,十万市民夹道欢迎,西捎门机场)
三、红剧组是出人才的团队
我们当学生努力读书,我们当演员倾注全力排演,红剧的精神及在剧组受到的教育浸润着我们成长。毕业后在不同的岗位上勤奋工作。恢复高考我们有同学当年就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体育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师范专科学校等,成为了首届77级大学生;更多的同学读函授、上电大、夜大、职大,去培训、去进修,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适应社会发展和要求,成长为单位的中坚力量,我们之中有:中小学骨干教师、教授、工程师、军官、海外学人、创业者、公务员、中层干部、司局级领导等,在社会转型中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同学们,曾经的学生时代是很遥远的事,突然发现年轻是很久以前的事,时光不经用,抬眼已然多半生。现在大家都退休了,每天都是自由的日子,可以快乐地享受时代带来的红利,可以有尊严地享受我们奋斗创造的劳动成果,去健步、爱舞蹈、高歌唱、吟诗书、游河山、品美食、善学习。
让我们继续坚持红剧的精神,不忘初心,勇敢向前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