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水三宝”和“宗关八景”(武关景点大全)
来源:江南官网app下载 时间:2024-01-07
1906年9月4日,在《历史上的今天》一书里,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国内外均无大事件发生。然而,在武汉三镇的汉口,却发生了一件彻底改变当地人生活方式、推动社会文明进程的大事。
就在这一天,商办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既济水厂(今宗关水厂)建成通水了,当时武汉最高的建筑——汉口水塔正式启用了。从此,城市用上了清澈卫生的自来水,武汉开启了文明饮水之先河,“九达街头多水巷,炎天时节不曾干”的景象成为了历史。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汉口水塔、宗关水厂轮机泵(老泵房)和办公洋楼(公事房)被完好地保存下来,这三处工业遗址不仅设计精美、独具特色,更因其历经百年,见证了武汉自来水事业的创办与发展,被职工亲切地称为“武水三宝”。
“武水三宝”入选首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2018年公布的首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名单”公布,武汉市水务集团宗关水厂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发布。
历经百年的水厂轮机房、办公洋楼和汉口水塔作为宗关水厂的主要遗存,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其中汉口水塔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宗关水厂于2014年被湖北省政府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此次宗关水厂入选首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理由是:该厂为武汉最早的自来水厂,是当时武汉最大的公用事业;水塔是汉口的标志性建筑物。
据介绍,工业遗产不仅仅是文化遗产,也是记忆遗产、档案遗产。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的形成,极大有助于保存这些文明的印记,使之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工业遗产是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的见证,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知识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
“宗关八景”,厚植百年武水独特的人文底蕴
作为武汉自来水事业的策源地,宗关水厂从建厂之初的2.3万立方米/日,到武汉解放时的9.3万立方米/日,再到今天的105万立方米/日,一座在传承和创新中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水厂呈现人们面前。走进这座全新的百年老厂,沉浸在厚重的武水历史和人文底蕴中,一步一景,宗关水厂的“八景”令人难忘。“武水三宝”更是“宗关八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关八景之“开元既济”
武汉控股宗关水厂老泵房
宗关水厂老泵房自来水陈列馆
此景位于宗关水厂老泵房(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水三宝”之一)前,1909年9月4日,武汉的第一滴自来水从这里流出。自此,武汉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自来水,开启了三镇文明饮水之先河,也开始了武汉自来水事业的新纪元。2005年11月,老泵房退出运行,被开辟为武汉自来水事业百年历史展示馆。目前,“百年武水红色印记”主题展、“百年武水历程展”在此举办,主要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汉早期水电工人运动、迎接武汉解放的水电工人“护厂斗争”;武汉自来水百年发展历程和“百年匠心,只为好水”的系列文创精品。
既济水电公司股票
宣统元年七月,既济水电公司发行的第一套股票上,“开元既济”以版画的形式完美呈现。
宗关水厂老泵房内的“百年武水红色印记”主题展
宗关八景之“紫藤密语”
进入宗关水厂大门,可以看到旁边有一座红色的小洋楼,100多年前这里是水厂的办公楼(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水三宝”之一),时称“办公洋楼”。该建筑在图纸上标示为“宗关水厂公事房”,类似四合院,绿色的植被爬满了楼顶和墙面,覆盖了整个天井,为百年的建筑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仿佛轻声诉说着难忘的武水往事。紫藤花开的时候,在二楼阳台凭栏而立,是赏花和拍照绝佳之处。
宗关水厂公事房院内紫藤
宗关水厂公事房二楼景观
在办公洋楼内,正举办着“既济水厂党支部/工人夜校复原展”、“既济水电公司股票展”, 再现了1926年湖北水电业的第一个党支部,以及既济水电工人在夜校学习的场景;
既济水厂第一个党支部复原展
既济水厂工人夜校复原展
既济水电股票展
依托武汉市水务集团档案馆馆藏的既济水电股票珍品,多维度呈现了武汉自来水事业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股份制探索中的困难与辉煌。
宗关八景之“众里寻她(塔)”
寻遍宗关水厂,你也不会找到此景,因为她不在厂内,而是坐落在离水厂7公里的前进五路与中山大道交汇处,100年前,她是汉口当之无愧的地标,人们亲切地叫她“汉口水塔”(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水三宝”之一)。
汉口水塔旧景
汉口水塔是宗关水厂的配套供水设施,也是清末武汉三镇最高的建筑物。1909年9月4日,宗关水厂通水,将汉江之水加工制成自来水输送到汉口水塔,汉口水塔向汉口中心城区华界市民供水。从此,汉口居民用上了自来水,市政消防用水有了保障。1911年,汉口水塔开始向汉口租界局部地区供水;1912年,汉口租界全部用上宗关水厂生产的自来水。
今日汉口水塔夜景
当年的汉口水塔集供水转压、消防瞭望、敲钟报警、路灯调度、城市地标等多功能于一体。如今,她是一位见证中山大道崛起的百岁老人;她是老汉口的乡愁,更是江城难以磨灭的记忆。
宗关八景之“长虹卧波”
位于汉江上的宗关水厂取水泵船
站在知音桥上远眺汉江,五艘红色的取水船一字排开,宛若一道长虹横卧于汉水江畔。
每天,源源不断的汉江水从取水船进入宗关水厂,被制安全优质的自来水送到千家万户。
从汉阳远眺宗关水厂
宗关八景之镜池飞渡
宗关水厂沉淀池俯瞰
从空中俯瞰宗关水厂沉淀池,平静的池面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无人机低空掠过,拍摄到的画面,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已经加入混凝剂的原水,在这里完成泥水分离,清澈的半成品水,每一座深沉边的沟渠流出,汇入到滤池,进行过滤处理。
航拍宗关水厂
宗关八景之“回水曲径”
曲径通幽处的宗关水厂回水泵房
宗关水厂回水泵房
这是从宗关水厂办公区进入制水生产区的必经之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一座仿宫庭建筑样式、琉璃顶的亭子矗立在弯弯曲曲的小路旁。这座建筑是水厂已经停止使用的回水泵房,如今在它的旁边已建起一座活性碳应急投加系统,成为应对原水微污染的“法宝”。
宗关八景之“玉兰香樟”
宗关水厂广玉兰树
在宗关水厂生产区电子门禁的道路两边,大树参天,分别是玉兰树、香樟树,它们也都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
广玉兰树。木兰科木兰属,常绿乔木,叶厚革质,花大而香,树姿雄伟壮丽,树种较为珍贵,寿命较长,为观赏树木,被世人冠以“芬芳的陆地莲花”。清末时,由广东从其原产地北美东南部引进入我国,因此被称为“广玉兰”。其花语为生生不息,冰清玉洁,不染世俗。清朝沈同作诗一首《咏玉兰》: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
1906年8月,既济水厂(今宗关水厂)破土动工时,宋炜臣在此亲手种下两棵玉兰树,期望创办的水电事业生生不息。100多年来,水厂历次改造,均为两棵广玉兰树让道,并专门在树下修建“玉兰亭”一座,以兹纪念。
宗关水厂香樟树
香樟树为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冠广卵形,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是优良的绿化树、行道树及庭荫树。香樟树对氯气、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气等有害气体具有抗性,能驱蚊蝇,能耐短期水淹。其寓意为长寿、避邪、吉祥如意。
1909年9月4日,既济水厂(今宗关水厂)建成通水,武汉首开文明饮水之先河。水厂职工感念湖广总督张之洞大力支持兴办水电事业之壮举,于当月种下这棵香樟树,抒“想张”之情。如今此树矗立于宗关水厂生产区域的必经通道,有“香樟守平安”之意。
宗关八景之“长流听涛”
宗关水厂长廊
宗关水厂长廊
宗关水厂长廊
这里曾是宗关水厂的两条原水明渠,汉江原水从明渠内分配到各组生产构筑物中,进行净水处理。在两条明渠的中间,有一条古色古香的长廊,雕龙画凤,亭台楼阁,长流画廊记录着宗关水厂的发展历程。因为宗关水厂升级改造的需要,“长流听涛”的景观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成为百年武水的难忘回忆。
通讯员:谢铭辉
编辑:许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