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第二次选择(中)(我的人生第二次)
来源:江南官网app下载 时间:2024-01-08
我的人生笫二次选择:就是放弃了去省城、进机关的机会,而选择了回母校当一名高校老师。因我快到40岁了,所以这种选择也正好是“不惑之年″的选择。
按照西藏调动工作的規定,发半年工资,休假三个月。我报到后,学校把我安置在未建好的新校区,即蚌埠红岩新村校区。在学生宿舍楼的一楼,分给我一间20左右平方米的学生宿舍,和我在拉萨汽车独立营时的住房差不多,夫妻两人可以溱合着住,何况还可以在走廊上做饭。从西藏托运的行李到校后,很多同楼的住户,都好奇地盯着满满-一汽車的包装箱′,卸车以后,他们都很羡慕地看着,足足有一立方多的木板和方料。但卸下的家俱令他们大失所望,除了两只大一点的木箱,还有两只自做的小沙发、两把自制的折叠木椅,其它的都是床上用品。此外,还有组装好的两辆新自车(永久与飞鸽各一辆)和一台缝纫机(蜜蜂牌)。我知道自行车和缝纫机在内地是凭票供应的,一般人很难搞到票。于是通过熟人,在西藏二级站买了自行车和缝纫机。至于家具,在藏的汉人,大多数都是自制的小型桌子和椅子,没有人去买什么家具。一张小园桌,几把木折椅,几个小板凳,一对土沙发,再有几个大木箱,这几乎就是所有住户的家具,实用和简陋。因为西藏木材多,很多用料都是从单位柴禾堆里找出來加工的。做饭都在一间屋里,也只有一个自制的汽油炉子,一个自已敲的烧水壶,一个高压锅、一个炒菜锅及碗筷等,决没有多余的东西,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就行。
(拉莎:室内简陋、户外明媚)
安置好新家之后,我就到系里报到,系主任简单地介绍了会计统计系的基本情况和对我的工作安排。他说,原来打算把我分到财务教研究,但現在根据审计发展的需要,系里要组建审计教研室,把我分到审计教研究室,跟周教授一起教审计。他认为我在西藏,不仅搞过财务,还查过很多的账,具有一定的查账经验,故审计最适合。周教授虽然在解放前,当过重庆婅铁公司的会计,但对解放后的会计业务不熟,更没有查账经验;刚分到教研室的两个毕业生,连会计都没有做过,更谈不上查账了,所以你到审计教研室更适合。卓主任还提到,因为1982年12月4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91条和第l09条规定: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为了适应未来审计事业对人才的需要,很多设有会计专业的大学都新开了审计学课程,有的还新设了审计教研室,所以,我们安财会统系要尽快建设好审计教研室。所以把你分到审计教研室,更有利于审计学科的建设。
到了审计教研室以后,教研室主任周教授就告诉我,《审计学》对我们乃至全国高校都是一门新课程,没有教材、没有讲义可供借鉴,各学校只能自力更生,搜集资料、自编讲义、准备好课堂教学资料,打好基础后,再自编教材和教辅资料。周教授还交待说,他自己的年龄已经很大了,心脏又不太好,很多工作要由我来做,不懂平时就多问问。接着我就问周教授,有没有什么资料可以参考的,他就借给我一本台湾大学用书,殷文俊所著的《审计学》的影印本。这本台湾的大学教材,没有什么审计理论,只有适合台湾的审计实务,值得借鉴的东西很少。其它所需要的资料,就要我自己去搜集。他还说目前全国只有北京商学院出了一本审计学教材,上海会计研究所王文彬教授正在写一本,但由于和上海财大合作方面出了点问题,一直未能出版。按照周教授的意思,83年一开学,我就要承担工会79和商会79两个班的部分审计学的教学任务,主要讲授实务操作部分。这对于我来说不算太难,本来我就是会计出身,而且还独立完成过多次查账任务,对于会计中的一些旁门左道了如指掌、对付自如,只要认真总结一下,使其条理化,能讲出来并能让人听懂,那就行了。自从接受了编写教材的任务,我的主要精力就投入到搜集资料和编写提纲上了。我回忆起我在西藏编写会计原理和工业会计两本讲义的经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把当年引进的苏联教材,都当做封资修的东西扔了,进藏时,我只带了一本会计学原理和一本俄语。编会计讲义时,我只能到财务料搜集一些现行的会计制度,再慢慢回忆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把两者结合起來一点一点地写出來。根据我的经验:先想好提纲;再搜集整理资料;然后再仔细地思考怎样写;再按照想好的思路认认真真地写。按照我的做法,一篇文章也好,一本书也好,基本上是一次成功,修改得很少。我的一位老师曾对我说过:“小李,我不像你,我一篇文章要改五六次,而你一次成功”,我回答说“我想的时间很长,那何止是五遍、六遍的时间,有时是整天整夜地想,直到我认为可以动手了,我才一口气写完,然后改改错别字和标奌苻号就拿去打印了”。
通过半年多的努力,我和周教授编的《审计学——附案例》笫一本教材,1983年10份,由函授部印出来了,虽然印的是函授用书,但本科生也用此书。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编进了我历年查账的案例,这些案例,有单项查账方法,也有综合的查账案例,便于学生对审计方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在此基础上,周教授又叫我认真修改,力争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有人会问我,你以会计师身份调入安财的,到安财后,你是什么身份,是助教还是讲师?我是“教员”身份,好像在没有取得大学教师职称之前,一般都叫教员,教员有低于讲师的,也有高于讲师的,像我这种情况,和讲师是平级的,但不能喊我讲师,等我评到大学教师职称之后,才能喊讲师或副教授。
当年五月份,安徽财贸学院科研处出了有史以来的笫一本《教学与科研论文集》,该集将我从1978年5月起,在《西藏日报》上发表的经济论文全部收入,其中有“要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毛泽東思想是革命和建设的指南”、“高速度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决定意义”、“淺谈经济核算”等。这本内部印刷的小集子,收集了安财建校以来所有老师和学生发表在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报刊上的论文,以鼓励全校师生进行科研工作。从这本集子上可以看出,论文不多,反映的科研成果并不多,究其原因是,是我校一些高水平的老教师不敢写、也不愿写,怕载上“右派”、“右倾”、“反党分子”、“反革命”等帽子。我校是由湖南和安徽两所银行学校合并而成的,而大学老师主要來自上财和辽财两所大校,很有名气的高水平的老师多的是,只是解放后的多次运动,使他们变得谨小慎为,不敢说也不敢写,害怕被扣上莫须有罪名。只好藏头藏尾、不敢显山露水,唯恐和国民党某某部、某某要员扯上关系,更害怕和某某国的大学、某某国的总统扯上关系。这个小集子一出,大家请楚了学校的意图,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科研之中。我不仅分折了全校的科研情况,更分折了本系的科研情况,我明确了自已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除了完成好审计学的修改工作以外,还要开拓新的研究思路,不仅要写书,还要不断地撰写论文。
也不知道是几月份,学院进行了中层干部的调整,我被提为会统系副主任,分管教研、科研工作,原副主任华教授年龄已大,不再担任行政工作。对于连个大教称谓都没有的我,来领导教授、讲师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实在有点力不心,也不免被人1说闲话。既然领导相信,我也只能硬着头皮干,认认真真做事、谦虚谨慎做人,争取在短期内能胜任本职工作。
从1983年下半年新学年开始,系里又叫我担任了工会80班班主任工作。大学班主任工作比较好做,只要把班委会和团支部的工作做好了,整个班级工作就会顺利推进。和我当年上学时的情况大不相同了,班主任的工作好做多了,因为那时大学不准谈恋爱,抓到谈恋爱的,是要处分的,甚至劝其退学、开除学藉。所以,班主任主要精力都在注意班上有没有谈恋爱的、怎样侦破、如何劝阻、以及怎样处理等等。文革后的大学,虽不鼓励谈恋爱,但也不干预谈恋爱,所以班主任也就轻松多了。到了84年新学期开学不久,系里又派我帶两个毕业班学生到财务处查账,主要是核对一个毕业班的经费往来,凭着我的查账经验,一天就查清了来龙去脉。这时,系里又叫我兼任这个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主要是搞好毕业分配工作。我院当年是商业部部属高校,学生分配的去向是商、粮、供三大家(即国营商业、粮食系统和供销系统),财经类高校刚恢复不久,毕业生也不多,分配的去向都很好,两个班分配工作很快就完成了。只遇到一个不愿去天津商学院教书的同学,我耐心地做了一晚上的思想工作,害得我双腿喂饱了一堆蚊子。几年后,这个学生还考取了人民大学的研究生,并留在北京工作,我问他:“后悔了没有”,他笑着搖摇头。
为了审计学的出版,周教授親自跑到安徽科技出版社联系,但毫无结果。接着我又去该出版社,该出版社编辑要求我们包销五万册,否则不给出,当时我就答应了。回到学校后,就和周教授商量,我们认为如果发行工作组织得好,卖出五万册没有问题,这样还能给系里创点收。因为1983年9月15日国家审计署就正式成立了,全国县以上的政府审计机关也相继成立了,广大的审计人员急需审计资料,加上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审计的需求,销售五万册应该没有问题。《审计学一附案例》一书,1985年由安徽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当年它是全国笫三本公开发行的审计类书籍,它的发行量远超过了预期。从我系当时掌握的发行情况看,全国就有30多所高校和多所审计培训机构选为教材,很多审计机关、企事业单位选为专业用书。后来又被全国自考委员会指定为参考教材。一九八六年,该书又被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为“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一九八五年春节刚过,我就被学校选送到华東师范大学高校干部进修班学习半年,该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高等学校干部进修班”第八期,前几期中,我校也送过一位系党总支书记去学习过,后來提为学院副书记。在学习期间,我仍没有忘记审计科研,空闲时间我都在搜集词条,编写一本审计词典。
′
刚到学校不久,一位老师就告诉我,平时要创造条件,争取按时评定或晋升职称,按現行规定,五年才能评一次,一不小心就要耽误五年。我记住这句话,我仔细研究了副教授、正教授的评审条件,并孜孜不倦地创造条件,等待机会。一九八六年,高校开始评定职称了,机会终于来了,我根据自身的情况,应该符合正常晋升副教授的条件,因我有八年的中级职称(会计师),科研成果更没有问题:10篇论文、一本合著、并获得省级一等奖,于是我就申报了副教授。由于高校多年没有正常评定职称,我的多数老师取得中级职称的年限还没有我的长,我的一些同学根本上就没有职称,所以在校评委会上,有的评委就认为我没有中级职称或中级积称不到五年,应该不属于正常晋升。这时副院长周老师就发话了,“小李是78年的会计师,比我们获得的讲师职称年限还长"。于是,一九八六年十二月,我取得了副教授的任职资格,我当学生时的一批年青老师也同时取得了副教授的任职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