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官网app下载 ,职校招生与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江南官网app下载
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江南官网app下载

>

职校资讯

>

留学专业

广州中黄国际黄埔小学(原中大附属外国语实验小学)为什么需要国际化教育?

来源:江南官网app下载 时间:2024-04-06

我们为什么需要国际化教育?

我们为什么需要国际化教育?


在进入新千年的时候,我们就在讨论: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21世纪的发展和需要?时至今日,似乎这个问题的答案离不开“国际视野”、“复合性人才”、“综合能力”等关键词。对于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历来众说纷纭而永无定论。今年是中国科举考试被废除后的110周年,也是进入21世纪的第十五年,在国际化教育已经如此普遍的今天,我们真的理解它代表的意思吗?一场关于国际化教育的隔空讨论正在进行。



  解决问题与团队合作


  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首席执行官沙利文先生(MichaelO’Sullivan)今年6月3日在北京2015教育督导与评价研讨会上演讲时表示,目前全球教育评估领域最为重大的趋势之一,就是对所谓“21世纪技能”的评估。“我们发现,尽管并非所有此类技能都真正属于21世纪,但包括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在内的许多技能,无疑对学生在大学和毕业之后取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的就业情况与20世纪已经完全不同了。”沙利文认为,上世纪末,谁能进入名牌大学拿到学位,就是一个铁饭碗,他可以终生在一个单位有一个高地位的工作,60岁退休,有退休金。可现在我们的孩子就算名校毕业,工作的成功性也无法保证。“现在以及今后,工作想要取得成功,离不开一个人的适应能力、调整能力以及作为终生学习者的能力。因为他现在所选的专业,可能十年后就不存在了,原来的工作被电脑代替,他必须重新学。”


  在21世纪还把孩子按工科或者文科分开是不合适的。沙利文指出,分科的思想来自教育界,并不来自于工作界。现在受教育的孩子,未来工作可能既需要很熟悉IT,也需要很有自信,既能管人,又能分析新的情况,面对新的问题。“我想,全球的家长都在送孩子接受国际教育,考虑的正是这方面的需求。”


  国际教育为什么深受重视?


  它培养的是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越来越重视让孩子学习国际化课程,这不仅仅是中国家长特有的倾向,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这个明显的趋势。


  据了解,如今在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家长和学校都希望孩子接受多元文化的洗礼,具备多元化的竞争力。许多留美研究学者发现,如果美国学生懂一些中文,甚至在中国有过交换或实习经历,对于他们申请名校本科或找好工作是非常明显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外国学生纷纷到中国体验和交流的原因。


  “美国的家长看到了中国的崛起,他们相信,要在未来的国际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的孩子必须与中国有尽可能多的联系。”一位研究社会学的留美博士告诉记者。在她的身边,美国白人家庭的孩子甚至愿意付出上千美元学几节中文课。


  在沙利文先生看来,这些家长考虑的是21世纪的世界全球化。“人类的未来可以说完全依赖于‘谈得来’。我们今后面对的大问题、大危险,最主要的不是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跨国家共同面对。我们的孩子这一代必须这样做才能够解决问题,人类才能够生存下来。”


  正因如此,家长才会觉得让孩子受到全球化的教育是很有好处的。国际课程为什么重要?因为类似A-Level等国际课程最重要的功能正是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好的课程是线性的、灵活的


  在英国学过A-Level课程的中国学生都应该深有体会。在中国,高中课程通常是学完一个知识点就过去了,进入下一个知识点,这种学习是模块式的。而以A-Level为代表的英国课程,则是一个知识点今天学的是浅层次的,过一阵子会再学,还是这个知识点,但是程度会加高,加深。这种学习就是螺旋式上升,属于线性课程。


  沙利文对此分析称,学生如果学完一个话题就扔下再去学别的,通常是边学边忘。虽然知识面也许越来越宽,但技能不一定越来越深。“大学毕业之后,我们都需要深刻的分析能力,需要创新、思考能力。知道很多远远不够,我们还得知道从分析和了解出发怎样处理事情。‘高分低能’的说法,就是说这个学生尽管所有的学科分数都高,但是他办不了事。这个问题其实在所有国家都会遇到。”


  以剑桥国际课程为例,沙利文指出,课程的灵活性非常关键。学生不需要专门学工科或者文科,因为A-Level的选择多种多样。如果想学IGCSE(国际中学普通教育证书),一般可以学八九门课,包括了工科、文科。如果想学四门剑桥国际AS课程,可以选两个文科两个工科,也可以四个都是工科。“课程特别灵活,让孩子的爱好、能力和需求可以用各种办法自由组合。可以将它理解为一个私人的教育大纲。”


  一个好的教育制度,不止能帮助能力已经很高的学生再进步,也能帮助能力较差的孩子提高水平。沙利文说。


  现状


  中国的国际化教育还停留在语言培训和升学中


  近些年来,中国对于国际化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凸显。各大城市从大学到中学,甚至小学,都在不遗余力地引进国际教育课程,学习国际教育模式。国际班、国际学校越来越多。然而,在国际化教育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


  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东北亚区市场与沟通经理徐康乐告诉新快报记者,实际上中国本地的许多国际教育机构,未必都抓住了国际教育的精髓和实质。比如,国际教育的核心实质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但目前中国的国际教育,大多变相为纯粹的出国语言考试培训班,或者仅仅照猫画虎开设几门中国学生容易考高分的数理化课程,只是为了让学生取得好的升学结果。无论教学系统、资格认证、师资培训,还是课程理念、教育目标,离真正优质的国际教育还差得很远。


  而在中大黄埔(香港)国际教育集团品牌营销总监赵亚洲眼中,五花八门、鱼龙混杂的国际化学校使得择校的家长学生非常茫然,尤其是广州,他认为目前广州的国际教育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发展速度非常快。“据相关数据显示,广州近几年在小学、初中阶段开设国际班的学校以200%的速度增长,仅在黄埔区,一年时间里,中小学开设国际班的学校一下子翻了2倍。但是与北京、上海的国际化教育相比,相差不止10年的水平,仍呈现底子薄、人气低、基数小的特点。”据哈佛国际教育联合会的一项调查发现,比起上海家长给孩子选校时已经不需要被普及什么是国际教育,以及怎样的国际教育适合自己的孩子,广州家长只有约30%明确知道国际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在认知上的差别比较大。”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5 www.vegst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SiteMap 联系我们|浙ICP备202301878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