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官网app下载 ,职校招生与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江南官网app下载
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江南官网app下载

>

职校资讯

>

留学专业

“智慧学校,生命教育”再思考————教师暑假作业综述

来源:江南官网app下载 时间:2024-04-06

“智慧学校,生命教育”再思考————教师暑假作业综述

“智慧学校,生命教育”再思考————教师暑假作业综述

“智慧学校、生命教育”这一理念是中澳航空母舰上的舵盘,在教育的海洋里明确前行的方向。“智慧学校”和“生命教育”的概念,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智慧学校,就是说要技术革新,并且是现代教育的全面智能化。一方面,智能化指的是“软件”的智能化,涵盖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团队的信息化教学的革新。新时期学生的教育体验变得更加的丰富多样,这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对这一挑战的适应情况将决定教师的转型能否成功,这无疑给我们新时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智能化指的是“硬件”的智能化,比如最新的技术AR(增强现实)运用到教学里后,学生们将会更直观的看到教师所讲的实物,而不仅仅只是呈现在课本上。所以智慧学校理念下成长的孩子是幸福的,更丰富的学习感官体验将会提供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效果。而“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教育。教育工作者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一系列教育活动。让青少年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成为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我校更是从生命教育的核心下手,全方面铺开生命教育系列课程并且辅以各类实践课程等,给我校师生提供了大量感受生命以及超越生命的体验。

  这一次的暑假作业中,老师们都表达了自己对“智慧学校、生命教育”的想法,在寒假思考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智慧学校、生命教育”的理解,并且结合上一学期的工作实际,谈了许多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公办部小学老师在“智慧学校,生命教育”的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开启了探索生命教育的征程。从老师们的寒假作业来看,不仅有关于生命教育内涵、外延等理论方面的理解,更有对生命教育如何落到实处的思考,并且与自身的本职工作相结合,积极尝试学科课程的生命化,走出了一条“生命教育之路”。本次暑假作业共收到稿件76篇,老师们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认识、思考、落实了生命教育这一办学理念。综合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积极深入学习“智慧校园、生命教育”的理论知识。老师们不仅从刘校、郭校等校领导的论文及媒体发言中建立关于生命教育的理论自信,更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查询生命教育的相关论文,补充理论基础知识。二、积极体悟生命,将生命教育与个人生活相连接。生命教育这一办学理念的提出,给许多老师提供了生活的新思路。很多老师在文章中抒发了自己对生命、生活的感悟,发现了生命的力量与美好,并计划进一步将这些感悟作为生命教育的教材融入到自己的教育事业中。只有真正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者才能点亮生命精彩,才能成人知美,才能实现以艺术滋养生命这一伟大使命。三、积极实践,实现学科教学的生命化。老师们普遍对生命教育的实践途径进行了深入思考,并迅速展开实践探究。首先,学科组开展细致的备课和反思工作,研究教材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其次,在课堂上,老师们关注每个学生,把他们看作生命发展的主体,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潜能,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独特性。老师们转换教学思路,把学习内容和生活相结合,让教育在生活中不断得到延伸,让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意味。

  民办部小学共计28篇文章,其中优秀作业遴选5篇。老师们普遍认为,“智慧学校,生命教育”是中澳实验学校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它融合传统教育、现代教育和国际教育,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致力于让我们的学校教育成为基于生命发现和促进生命成长的过程。爱心教育就是尊重每一个孩子独特的生命,用爱的教育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完善。人们常把老师比作园丁,当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笑脸时,仿佛看见满园芬芳争相吐艳、万紫千红的花儿,时时沉浸在教书育人工作的幸福中。他们还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岗位深刻的感情,结合班级管理中的实事分析如何贯彻学校理念,感人至深!其中刘增华老师用爱对生命教育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她分享了一次难忘的家长会,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班上一位女孩没能如愿站在舞台上演出,只好在家长会上为她提供了一次独舞的机会,并深深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孩子流着泪表演完,释然了,家长会上响起了只为她一人的掌声。正是老师发自内心的爱、尊重与亏欠,才能让孩子不会留下心理阴影,更好地成长。朱永丽老师从人的潜能的角度出发,只有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科素养唤醒它,才能教学学生可持续发展,发挥生命教育的极致。

  公初共计收到44篇征文,其中优秀作业遴选了7篇。虽然公初老师们对“智慧学校、生命教育”的理解都不大相同,但是可以从他们的文字中感受到公初老师已经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开始贯彻“智慧学校、生命教育”的理念。公初老师在寒假作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生命教育进行探讨,其文章有着以下几个特点:1.有总结,像何长山老师总结了四个中澳学校的管理文化:尊重、包容、多元、创新;2.有思考,像郑趣延老师提出了创造型劳动者到研究型劳动者的概念,指出了新时代教师的正处于一个转型期;3.有情怀,像张吉星老师引用了郭校长的话“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而不是抑制,教育就是在每一个独特的生命基础上去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完善,而不是去遏制、压抑和抹杀这种独特的个性。教育应该是为个体而存在,创设适合个体独特生命的个性化教育,是教育对待生命的最基本的态度。”提出了自己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字里行间透露着他对自己学生的爱;4.有实例,除了前面那些对“智慧学校、生命教育”思考之外,邱霞老师则提供了一堂生命化英文课堂的实例,最后的分享也提出了抱着尊重、信任、理解、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学生才会信任、理解、尊重老师,从而使师生之间共同创建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

  民办部初中的老师在认真、细致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暑假作业,共计14篇,其中优秀作业遴选了2篇。相对于寒假作业来讲,老师们更多地针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思索,以“智慧校园,生命教育”为主题展开探讨研究,展现了作为做一名教师的情怀,饱含对工作岗位的热爱,归纳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失,结合中澳办学理念调整思路,洗礼自我思想意识。李卓老师的文章体现了他坚定不移的教学改革信念,为数学课堂如何贯彻生命教育提供思路,数学一定是让学生开发思维的而不仅是应试的,好的数学教育必须是各取所需,过程应当高于结果。胡广平老师今年暑期带学生参加广东省地理奥林匹克大赛,在比赛中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包容万物的生命之力,“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生命的伟大在于被人关爱与关爱别人。王玉兵等老师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角度谈智慧环境的建设。整体上,民初的教师们都认为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是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情感的唯一载体,学生的任务不只是学习而是成长,学生不是他人实现理想与目的的工具,而应追求自己的个性与自由,“何以为生”只是教育的初级目的,“为何而生”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普高共收到征文16篇,其中优秀作业遴选了1篇。总体来讲,大部分普高的教师比较认真地完成了此次作业并能结合前线的教育经验去深入思考一些与“智慧教育,生命教育”相关的教育议题。比如,列举眼前事例,文明摇篮,中澳校园,校园百态,饮食起居——昭示学生尊重生命之过程,理解生命之意义……可谓各抒己见,洋洋洒洒,包罗万有。除了眼前事例的列举之外,普高老师也擅长引用,“博古通今”。毛建新老师则提出了“生命教育,意义弘远”,类比王羲之谈生论死以及苏东坡探进究退,他巧妙的结合了智慧学校以及生命教育两个概念“智慧校园,即用教师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启迪智慧的过程,何尝不是生命教育的过程?”,妙哉!

  国际高中的老师能够结合国际课程教学,对“智慧学校,生命教育”的思考,能够立足于信息化背景,着眼教育前沿。共收到12篇作业,其中优秀作业遴选了3篇。乔璐璐老师指出:在信息化、数字化、知识化爆炸式发展的时代,智慧学校的建设势在必行,空前迫切,普遍认为智慧学校大体上经历五大过程即:数字图书馆-互动学校-数字学校-智慧学校-智慧教育。在信息化爆炸式普及的前夜,对传统学校进行智慧化改造将是低投入、高效率、宽平台、广领域、超前性、先进性、人性化、全民化、智慧式的教育模式。他们对郭云峰校长的文章进行了深刻的理解,学习到“教育是要把爱化魂、以德励志、立志树人,爱的教育以人为本温暖贴心,修心养正格物致知”。定位准确,能够抓住“智慧”“生命”的关键词思考、分析与讨论。童兵老师特别谈到了心理健康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性,他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国际高中的学生过往复杂的经理,导致他们对人生观、世界观的认识有所不同,认知差异性决定了班级关系不太稳定甚至产生冲突。因此生命教育也应当关注学生的心里状态,只有和学生们一起分担成长路上的风雨,才能分享阳光灿烂的心情。

  海外部总计收到作业22篇。小学组15篇,初中组7篇,其中优秀作业遴选了5篇。虽然每个教师对“智慧学校,生命教育”有着不一样的文字描述,但所有的文字都在传递着一个共同的信息:海外部的老师对“智慧学校,生命教育”教育理念的认识已经将逐步付诸于实践当中。征文中,老师们从各自的工作岗位出发,列举了他们在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中是如何去落实“智慧校园,生命教育”的鲜活的事例,很多好的经验在完善之后是值得推广的。王杰老师作为初中组一名新语文老师,在教学和班级的管理中感悟颇多。《中庸》将生命的存在分成四个维度:“天”“人”“物”“我”。由完成自我开始、直到参透天地,才是完整的生命历程。作为一名班主任,她常常教导学生们要互助互爱。让学生们能发现每个人身上的亮点和价值,真诚地互相付出关爱,并学会与人平等和谐地相处。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校园欺凌现象,其实要想从根源杜绝校园欺凌,就需要我们用生命教育的观念去引导学生尊重每一个个体。吴淑铃老师将生命教育的内容作出了细化,逐一落实。在班级常规管理中,注重安全教育、纪律常规管理和学习常规管理。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研究和积累经验,将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纵观寒假和暑假的两次作业,许多老师从寒假的学习生命教育相关理论开始,到暑假作业里已将生命教育融入自身的生活和工作中,已把“智慧校园,生命教育”的办学理念内化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并积极实践到自己的教育事业中。教师是这场教育变革的中流砥柱,相信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澳的生命教育之路将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敞亮!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5 www.vegst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SiteMap 联系我们|浙ICP备202301878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