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国际高中:“深国交为我扳了一次关键道岔”
来源:江南官网app下载 时间:2024-04-06
选择国际高中:“深国交为我扳了一次关键道岔”
好的选择成就我们的一生
“林中出现两条路,我选择了人迹更罕的一条,一生从此改变。”深圳国际交流学院(深国交)的学生阅读罗伯特·弗罗斯特诗作《未选择的路》最后三行时,会别有感慨:没有沿续惯常的应试之路做无兴趣无价值的无用功,而是在高中阶段掌握了如何思考、如何创新、如何独立与合作、如何发现自己的内心需要和有所能有所不能……这些在世界一流大学里赖以生存的密钥。而这一人生列车中的关键“道岔”,是初中毕业后,由深国交扳过来的!
合适的时候遇到合适的学校
“初中时以为自己会念文科,怎么也没料到我的化学潜能被发掘成这样。或许是老师Melody讲课总能抓到精髓,化学变得容易了,就连公认最难的有机化学看一遍都能了然于心,课后还四处找资料看,如BBC纪录片《化学发展史》、图书馆里的科学杂志、化学题材电视剧《绝命毒师》……去剑桥大学念化学也就成了我今天自然而然的选择。”深国交2015届毕业生朱持正说,深国交的价值在于学生的多样性和学校的包容性,校园里每个学生都被不同的才情和好奇心激发着,向未知领域探索。
即将去巴黎政治学院与法国总统做校友的张茗,自认为从小对读书的看法非常消极,从未想过上学除了拿高分上名校拿高薪之外还有何用。“来深国交才对学习感兴趣,特别是社会学这门课让人脑洞大开,感觉亲历和目睹的现象有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和理论框架,进而想搞明白背后的政治、经济结构是怎么运行怎么影响人的。”
深国交各学期每天下午3、4点钟课后和各个寒暑假,是雷打不动的课外活动时间,张茗的大部分活动都跟传媒有关,如在校刊VEWD工作、在报社实习,平时也喜欢用文字整理思路,对InformationHierarchy这个概念感受颇深。“完成一篇文章时的专注和之后的成就感特让我满足,巴黎政治学院开设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历史这些跨学科课程,还可以学习法语和日语,在那儿毕业后我就可以从事最想从事的新闻业了。刚好我又是挺‘永无宁日’的人,工作中可以不断成长,还能养活自己!”
张茗建议学弟学妹申请大学时把眼光放开点,除了英美加澳港,欧洲也有不错的院校。“当然,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才最重要,在深国交要好好利用时间和机会去寻找。”
平滑转道不会在大学“脱轨”
“一年了,这所女校还是让我感动得不知所措,喜欢这里的氛围及校内传统。”就读美国布林茅尔学院的深国交毕业生黄声韵说,“写作课十几人一个班,基本每周都能和教授讨论自己的文章。参加社团和课堂讨论,都是寻找自我、发掘自我的过程。而深国交这种类似国外教育的经历,已让我对此类需要高度主动性的环境,有了很好的准备。”
深国交2014届毕业生、在伊利诺伊大学读土木工程(专业排名全美第一)的孟雨表示赞同:“上大学似乎跟在深国交没什么两样。课是自己选的,上课是英文的,作业是必须赶due的,明显的不同只是美国和深圳有着13小时时差。”
谈到选课,深国交开设了目前国内同类学校中最多的ALevel课程,覆盖科学、社科、语言、艺术、人文、体育等数十种,并将增设AP课程。与此同时,深国交支持学生自发组织和参与学术、文体、公益等90多个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广泛的学科领域里尝试和历练,为其大学申请开辟多元化选择,是深国交一直在做的事:它对应着这所国际高中对学生兴趣和志向的尊重,以及对自身教学能力的信赖。“很多课程像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普高根本学不到,还有各种社团可以参与,所以在深国交有更多机会找到自己的兴趣和长处,”张茗同学表示。
对于物理、化学、生物这种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普高学生因实验机会少,希望通过主动、直观地与知识零距离接触而保持好奇心的天性受到扼制。相比之下,深国交的理科教学,每个年级的每一周都有两节学生实验课,直至高年级学生亲自设计、实施和评估实验,此外还有大量的野外实操课程。这种与理论教学交叉的安排,确保了学生认知的螺旋式上升,为其日后进入海外大学做好了理论理解和动手技能准备;而深国交的历史、地理等人文社科类课程,不仅意味着综合信息处理能力及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训练,更练就了同学们英文阅读和写作的“硬功夫”。
将“竞争对手”扳成“一生朋友”
中国高考带来的直接竞争关系,很容易让同学成为对手,而深国交的学生不同。“我们将来会去不同的国家、学不同的专业,以后的路大相径庭,却可以和谐地融入这个集体。这是我爱深国交的原因,”朱持正说。
“来国交你会发现,几百个学生有几百种对未来的打算,没有了普高整齐划一的高考目标,一开始你可能有迷失感,但这会推动一个个体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路。这种多样性和学校对多样性的包容,也正这个年龄的我们所需要的‘自由’吧,”张茗同学补充说。
“深国交学霸多,但跟其他学校不一样的是各自有感兴趣的科目并为之疯狂地学习,”即将从深国交毕业、正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和英国伦敦政经这两所世界顶尖名校做取舍的王慧泽表示,很感激自己在深国交4年里认识了很多好朋友,自己也变成了“更好的人”。
柏知言、柏知含牛津大学“姐妹花”
音乐响起,深国交校园时装秀T台出现两女孩,她们身穿自行设计的款式一样但色彩不同的前卫裙装,全场一阵欢呼;2015年,在深国交众多优秀毕业生中,这两个女生同样抢眼——她们双双被牛津大学录取。这是一对孪生姐妹,姐姐柏知言,妹妹柏知含。
“谁成绩好啊?谁长得高啊?”柏知言、柏知含从小到大总被人这样问。“其实我们成绩不相上下,运动天赋也相若。总被这样比较心底就会暗暗较劲。”姐妹俩补充道:“之所以没形成恶性竞争,这要归功于父母的引导。”
父母性格随和,家庭氛围也轻松随意。每一年,父母都安排家庭出游,有时亲近大自然,让好奇心引导她们去探索;或到异国体验不一样的文化带来的新鲜感与冲击力,并体验人在他乡家庭成员间的彼此关照。成长中,姐妹俩成为彼此最亲近的朋友与依靠。在个人兴趣选择上,父母也不多干预,她们自从发现两人兴趣都在生物上,便不约而同地一直坚持下来。
“深国交4年,生物组的每位老师都教过我,都能给出不一样的上课体验。Dee课前会先回顾旧课,任何人有问题她都及时解决,最后精准地总结,脉络清晰;Tom常以有趣的实验给我们拓展知识。有一次讲盖亚理论,他说地球是个‘生物’,遇到伤害时会启动反馈机制自行将有害因素去除。这种说法引发我无限遐想,感觉生物深不可测,”柏知言说。
深国交生物课有很多野外考察,柏氏姐妹所在的班级走进大自然,从深圳地质公园到广州野生动物园、华南植物园、香港湿地公园乃至泰国原始丛林,让遇到的物种去解答学科中的问题,让万籁的葱茏唤起同学们茂盛的探索心。
假期,姐妹俩找机会参观工厂和大学实验室,一起体验做生物研究者的感觉。有一次到中科院听课,她们找教授聊天,教授兴致勃勃地推荐了几本课外读物,看完之后,她们的好奇心越发不可抑制,所有与生命相关的东西,都成了她们的敏感之物。
生物领域不时会有新观念提出,实验科学亦日新月异,姐妹俩的生物视角逐渐被打开,她们开始关心现今一些不好的现象,如疾病和抗生素的滥用。“以往治病的方法就是抗菌,当我们的研究仪器、实验理论更先进之后,让人体与微生物共存保健康,也是一个方向。还有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有趣的待拓展领域,”柏知含说。
曾经,剑桥大学校园里出现过王泽深、张晓东两位青年才俊,他们是深国交输送的表兄弟生源;不久的将来,来自深国交的双胞胎姐妹亦将带着她们年轻的求知心,在学术蓬勃的牛津校园里去深化她们对生物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