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官网app下载 ,职校招生与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江南官网app下载
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江南官网app下载

>

职校资讯

>

留学专业

美国博士几年毕业(在美国拿个博士究竟要几年)

来源:江南官网app下载 时间:2023-05-15

美国博士几年毕业(在美国拿个博士究竟要几年)

随着海归派杀回故里,洋博士也变得炙手可热了。有巴灵顿大学的博士,有哈佛大学的博士,虚虚实实,真假难辨。杨澜女士当初为自己的夫君吴征辩护时,说他有半年时间在那里废寝忘食地写博士论文,听起来理直气壮。国内三年就可以拿个博士学位,一位奇才半年写出个博士论文,似乎也颇能服人。

那么,在美国拿个博士究竟要几年呢?

这当然会因每个人的才干、学科、博士论文的难度和质量而各有不同。记得当年选James Scott的课时,他拿那些为写学期论文而愁眉苦脸的学生开心,说写东西有时会“容易”得出奇。据他说,当年有一个研究古希腊的才子,在研究院呆了不知多少年,学富五车,就是博士论文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但是有一天临睡觉前,突然想起古希腊某大师的著作中有两个关键词一直没有适当的英文解释,他灵机一动,觉得自己找到了美妙的英译,于是坐在案前,奋笔疾书,多少年在研究院学的东西一下子全连贯起来了。他一晚上未睡,工作到第二天晚饭前,大功告成,一共七八十页。教授一看,篇幅虽短,但旁征博引,而且解决了学界多年来的难题。没二话,通过。一个博士论文,前后不到24小时写就!

这类故事,听起来入情入理,没有人敢说是假的。饱学之士动起灵感来,什么事情都可以发生,但研究生们总是把这当神话故事来听,因为没有人相信自己有那么大的才分。博士生过了资格考试,不用选课了,但也进入了笔者戏称的“中年危机”。一位人类学系的学生告诉我,她的系里的学生进入写论文阶段时,总是想干各种别的事情:想装修住房,想生孩子,想离婚,凡是天下有的事情都想做,但就是不想写论文,换句话说,要挖空心思找些不写论文的借口。

平均而言,要敖多少年才能拿到博士?

不妨看看美国历史学协会提供的数字。一般认为,拿个历史学的博士需要花8年功夫。但具体的数据表明,历史学博士一般都要花9年时间在研究院当注册学生,而从大学毕业到拿到博士的平均时间,竟达11.3年!而其他学科的博士,则要平均当7.4年的注册学生,从本科毕业到拿到博士学位的年头是10.3年。所以,新的历史博士年龄总是偏大,平均34.6岁,其他学科的博士只有33.6岁。

刚看到这一数字,笔者自己先吓了一跳:怎么会这么长?但看看自己的情况,这一统计数字确实不离谱。我们夫妇两人都在耶鲁读博士,妻子读文学,当时是直接进的博士课程,如今已经花了9年时间,如果想早点毕业,论文的质量差一些,也许第10年能写完。如果想写好一些,怎么也得11年。笔者本人1995年进了耶鲁东亚研究的硕士课程,两年毕业,然后进了历史系的博士课程,如今又已经花了5年时间。估计完成论文,最乐观也是两年后的事。前后一算,在耶鲁拿到博士,至少要花9年时间。

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

不妨谈谈个人经历吧。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上面写得清清楚楚:给你6年的奖学金。办的签证,也是照这个日程。按说,6年应该是法定的学制了:头3年修课,第4年当助教,同时也可以听课、做研究,第5年到所研究的地区作实地收集资料,第6年写论文。

但实际上,这样的日程很难落实。头3年的选课,一般都没有问题,大家都能完成,并在第3年或第4年通过资格考试。但接下来问题就来了。首先是个语言训练问题。我们夫妻二人都先后到日本学了1年日文,钱是别的基金会给的,不算在学校给的6年奖学金之中。这就长出来了1年。一般的美国学生,似乎更需要这种额外的语言训练。美国的大学是通才教育,学生一般语言都学得不精。笔者当助教时教过3年高级中文课,学生中还有几个研究生,但几乎还没有发现有能够用中文作研究的学生。后来又辅导过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发现即使是很好的学生,面对一页简单的中文也会一筹莫展。可以想见,他们若读博士,外语关不是闹着玩的。事实上,最近的研究表明,美国读人文的博士生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训练不足。

其次是论文的研究。学校的日程是1年,但很少有人能1年完成的。实际上,通过博士资格考试后离校进行“现地研究”。所拿的经费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校外的基金会。而许多基金会给的钱,就是支持你1年以上的研究的。所以,在海外呆3年,是很常见的事。而且,这种基金有时还可以连续申请,结果,拖上9年以上并不是太难。

除了这些学术原因外,还有许多个人原因。从20多岁到30多岁这段时间,是人生最关键、变化最多的一段时间。一般的人在这期间结婚、生子乃至离婚等等,博士生们自然也不例外。我们夫妇就是读书期间有了孩子,结果两个人的进度都慢了下来。可想而知,因此半途而废的,比比皆是,女性尤然。

读博士的时间这么长,对许多人来说是个磨难,中途放弃的人很多,资源浪费不少,而且不能及时“生产”出急需的人才。1960年代初,美国历史协会研究生委员会主席Dexter Perkins提出了一个13页的改革建议,要缩短博士课程的时间。具体措施是,第一,提高奖学金,使学生经济上无后顾之忧,专心学习;第二,设法让学生在大学期间作好充分的语言准备;第三,减少博士生的选课量,并把博士论文的题目限定得更小一些,使学生能够有能力在短期内完成。

然而这一目标被证明完全不切实际。首先是语言训练。如今大学的财力比40年前雄厚多了,动辄可以送学子去海外进修。但是随着教育的普及,大学的语言教学也出现了不利于博士课程的倾向。比如,笔者教中文时发现,学生越来越重口语,教学对阅读能力非常忽视。后来才明白,班上的学生没有一个将来准备读博士,大多是准备将来做生意、当律师。他们希望今后一旦到中国工作,大学的语言训练能够帮助他们应付日常生活,没有必要学阅读。笔者偶尔看到赵元任先生几十年前在哈佛大学编的汉语教材,大吃一惊,比如教材中有类似“什么是汉学家”这样的文章,非常文雅,非常学术,比起如今我们在课上做的“他又漂亮又有钱”这类口语练习来,简直是两个世界。也难怪,赵先生当时教的学生,大多要当汉学家,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看重了中国所提供的经济机会。教学跟着学生的需要走。所以即使在大学苦学几年中文,一般美国学生进了中国史的博士课程,为了阅读中文文献,还得补语言的课。

减少博士生选课,缩小博士论文的覆盖范围,则更不可行。博士生未来的主要工作是教书。你若是研究康熙,不能只懂康熙,还要教几千年的中国史,甚至日本史、东亚史。狭窄的训练完全无法使博士胜任工作。在耶鲁历史系,博士的资格考试有三个专业,一个主修,两个副修。其中的两个副修中,一个必需涉及与你主修所研究的地区不同的一个大洲的历史,或一个纯理论性的题目。目的之一,就是要学生知识广博,能够适应未来的教学要求。

不过,Perkins提出的增加对学生的资助的方案,却得以实施。以耶鲁为例,1993年我妻子进校时,拿的是最高的奖学金,生活费也不过9500美元(学费免),而且只有少数人才有此运气,许多人只有半奖或没钱。如今,所有博士生基本都是全奖,生活费部分高达1.5万美元,暑期还另有资助。笔者1995年进耶鲁的东亚研究硕士课程时,拿的是最好的资助,即免学费。但两三年后,居然硕士也能拿到生活费。更有甚者,暑期还有各种基金供你到海外作研究、学外语,有时金额一次就高达七八千美元。如此算来,生产一个博士,造价至少得十几万美元。

美国的博士课程,可以在七八年内,把一个幼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造就成训练有素的学者,这已经是近乎奇迹的事情,再缩短时间如何可能?特别是在历史领域,因为要积累知识,学几门语言,速成就更属天方夜谭。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4 www.vegst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SiteMap 联系我们|浙ICP备202301878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