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基本情况:市场营销专业于2008年开始招生,已培养毕业学生64名,目前有在校学生近260人。
本专业依托嘉兴学院办学,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
拥有专业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占55%;博士(含在读)6人,占教师总数的50%以上。
2008年以来本专业的教师在各种学术刊物上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与校级及以上科研立项课题14项。
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5项;主持了4项教改与教学研究课题,已汇编成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指导书一本,发表教学研究论文6篇。
2008年以来,三位教师获校教学优秀奖,两位教师获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十佳”,两位教师获“我心目中好老师”称号。
特色与优势:专业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设计了以“课内外实践教学体系”为核心的培养特色。
课内实践教学环节以大量课程实验实训环节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课外实践环节以竞赛为实践载体强化实战能力。
专业通过与校外企业合作,每年举办“企业公关与营销策划大赛”及各种寓教于乐的专业性活动,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专业优势表现在(1)实践教学优势。
专业充分依托学校的实践教学平台开发了丰富多元的实践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
随着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的日趋成熟,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完善,专业实践教学成果开始显现,已形成独特的专业实践教学优势。
(2)团队优势。
专业教学团队年富力强,核心成员的影响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专业明确了教学与学科发展方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具有明显优势,为专业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学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目前专业团队凝聚力强、气氛融洽、充满朝气,将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向更高层次目标迈进。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等现代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系统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能够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具备较高政治素养、良好道德修养,具有一定的策划、协调、组织和决策能力,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营销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销售管理和客户服务等营销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初级会计学、市场营销学A、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服务营销、市场营销策划、分销渠道管理、销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就业或继续深造去向:中外各生产型企业、商贸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事企业市场营销渠道开发与管理、产品销售与客户信息管理、产品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市场营销方案策划和企业市场评估等工作;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从事政府行政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或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四年制>(第一年学费:16000元/生•年,第二年学费:17000元/生•年)基本情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已培养毕业学生300余人,目前有在校学生200多人(含大一大类学生)。
本专业依托嘉兴学院办学,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9人,博士8人,具有较高的科研和教学水平。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浙江省科技项目10项;拥有省级精品课程《数据结构》,建有相应的省级精品课程网站;浙江省教学示范实验中心建设单位——计算机实验中心,为本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
嘉兴学院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3年被浙江省教育厅批准列为省重点建设专业,2007通过验收成为浙江省首批重点专业之一。
学校建有网络技术实验室、计算机原理实验室,拥有主流、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特色与优势:本专业是我校最早招生的本科专业之一,在办学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与优势。
在培养模式上,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培养模式。
本专业加强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扎实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使之具备较强的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化、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知识;同时掌握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网络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培养方向上,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强化应用能力训练为核心,同时进行日语方向与网络方向的技能实训,力求使学生达到“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本专业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逐渐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实践环节为支撑、第二课堂为拓展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计算机科学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网络系统管理、开发和应用能力,能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设有计算机网络与日语复合人才培养方向。
主要课程:C++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原理,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系统集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就业或继续深造去向:IT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IT行业及相关企业、国家机关等行政管理部门、教育部门、科研院所从事研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硕士。
本专业有持续和广泛的人才需求。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四年制>(学费:16000元/生•年)基本情况: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生。
已培养毕业学生近170人,目前有在校生230人。
经过七年多建设,本专业依托嘉兴学院办学,拥有一支具有稳定而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办学思路,目前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博士(含在读)6人。
专业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主持立项或完成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主持市厅级课题共8项。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70篇,其中一级刊物论文10篇,三大检索工具EI、ISSHP、ISTP收录18篇,对教学形成良好支撑。
近三年来学生先后完成校SRT重点项目2项,大学生“新苗”项目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
毕业就业就业率在学校保持领先水平,2005届、2006届、2011届、2012届连续四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达到100%。
特色与优势:一是培养模式中突出综合性的特色。
通过课程中现代管理学和经济学基础理论、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大方面理论与知识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维护的方法和技术,能胜任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当前对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人才的需要。
二是实用的模块特色。
本专业设置二个模块:信息系统方向和电子商务方向。
这二个方向均是当前市场上人才需求旺盛的方向,学生通过兴趣自愿选择方向,通过模块方向课程的学习和第七学期的集中实训环节,缩短了学校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
三是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通过和有实力的企业的实质性合作,采取定制培养等模式,学生在第七学期引入国际知名的认证培训课程,部分学生可以在第八学期直接被企业推荐进入试用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也满足了部分高端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
四是创新能力培养特色。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本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实施上通过实用的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更强社会适应能力;把学科竞赛、学生科研、模拟实训等有机的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兴趣;将第二课堂、专业社团与企业有机结合,增强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效性,并已经取得了实质的进展。
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本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理论基础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维护的方法和技术,能在企事业单位生产、管理第一线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信息管理导论、电子商务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运筹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Web程序设计、信息存储与检索、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并开设信息系统方向和电子商务方向二个选修模块课程,学生可自愿选择。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就业或继续深造去向: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教育机构等部门从事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开发等工作,也可以胜任各类企业的电子商务工作。
通过公务员考试可以进入政府机关从事专业管理工作;也可报考管理类、计算机类、经济类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四年制>(本专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第一年学费:17000元/生•年,第二年学费:19000元/生•年)基本情况: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已培养毕业生近500人,目前在校学生223人。
本专业依托嘉兴学院办学,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水平较高。
拥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
教师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8项,在一、二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
专业教学质量高,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规划教材2本。
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好评,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5.7%。
学生的基本素质、技能与创新能力得到显现,在2012年度浙江省机械学科竞赛中获得奖项6项。
特色与优势:注重素质教育,拓宽理论基础,形成了以“机械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基础、力学基础”等课程组成的理论基础课体系。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以“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等专业方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增设课程设计、实验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依据我校的办学优势和社会人才需求,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下设二个模块,分别为机电一体化方向和机械设计制造方向。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大学生学科竞赛、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社会服务、第二课堂和参与科研课题等方式,大学四年不间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制造、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测试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CAD/CAM、数控加工与编程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就业或继续深造去向:面向机械、机电、电子、轻工、化工等行业从事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和应用、生产管理和经营销售工作;机械工程学科相关的研究工作;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四年制>(第一年学费:17000元/生•年,第二年学费:19000元/生•年)基本情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生,已培养毕业生近240人左右,目前在校学生280人左右。
本专业依托嘉兴学院办学,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水平较高,教学效果好。
本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助教2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还将引进高水平专业教师充实教学队伍。
本专业重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由本专业教师主持并完成了省部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6项、横向课题多项,在一、二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课程建设也有显著成效,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规划教材2门。
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好评,几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8%以上。
学生的基本素质、技能与创新能力得到显现,几年来参加的省部级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奖。
特色与优势:特色: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毕业可从事多种相关职业,可从事工厂设备生产的自动化、机床控制等生产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自动化仪表的设计和生产、动力系统控制、工业和民用电气控制;电力系统主要包括电厂和输变电站以及配电和用电。
注重知识能力和专项技能相结合以及培训认证。
优势:(1)专业定位准确:培养模块有两个方向:电机及电气控制、供配电技术。
两个方向社会需求面广量大。
(2)专项培训认证:通过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并通过考试获得某项技能认证,如中级维修电工等,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3)电子协会:本专业有电子协会,通过不断的实际操作和理论培训,获得参加学科大赛和各种竞赛的机会。
培养目标:电气工程培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系统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安装调试、技术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可编程序器原理、控制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就业或继续深造去向:主要面向机械、电子、轻工、化工、汽车等领域和行业的工业电气控制、生产过程控制的设计、改造、维修、制造、技术开发和应用、生产管理和经营销售工作;从事发电、输配电等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设计、改造、技术研究等;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工业设计<本科四年制>(第一年学费:17000元/生•年,第二年学费:19000元/生•年)基本情况:本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已毕业2届学生共110余人,目前在校生100余人。
本专业依托嘉兴学院办学,拥有一支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人,拥有硕士学位的7名,其中教授1名,讲师5名,硕士研究生助教2名。
近三年来,获奖成果6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在重要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办学6年来,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为90以上,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特色与优势:本专业是我校招生最早的本科专业之一,在办学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与优势。
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了“专业基础扎实,应用能力强,创新思维强,就业面宽”的特色。
本专业重视艺术与工学专业基础类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工业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使其具备较强的手绘与三维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素养;同时,加强工业产品设计的应用性训练,在家具设计、灯具设计、电子产品设计、机械工具设计等方向培养学生,使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在培养方向上,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以软件应用为核心,同时进行艺术学方向、材料学方向及人机工程学方向的技能实训,力求使学生达到“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本专业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逐渐形成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实践环节为支撑、第二课堂为拓展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坚实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综合性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工业产品的创新设计、传播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环境与展示设计等领域的开发、研究、策划、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业设计师后备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概论、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史、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设计心理学、设计快速表现、材料成型与工艺、产品形态设计、结构设计、专题设计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就业或继续深造去向:毕业生主要在机械、电子、轻工、家具等行业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相关工作;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事业单位工作;部分优秀毕业生可报考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四年制>(学费:17000元/生•年)基本情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已培养毕业学生近110人,目前共有在校生210人。
本专业依托嘉兴学院办学,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
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两个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应用、电子电路设计与应用。
2010-2012年,本专业教师主持了市厅级以上纵横向课题20多项。
在一、二级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二部,获得软件著作权及各类专利多项。
特色与优势:在培养模式方面,着重培养应用与动手能力,强调面向市场、面向应用、面向产业化培养人才。
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通过开展创新思维训练,抓实践、实习、实训,形成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实践、培训为导引,开拓第二课堂教学,以此促和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的相关学科竞赛水平。
本专业在嵌入式系统应用方向上,师资力量较强,因此,在培养本专业领域的芯片应用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高频电子电路、自动控制原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就业或继续深造去向:主要面向电子信息类企业,从事电子电路设计和开发、复杂电子设备维护、嵌入式软件及智能家电和仪器仪表设计开发,成为本专业领域的芯片应用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攻读本专业研究生。
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四年制>(学费:17000元/生•年)基本情况: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于2010年秋季开始招生,目前共有在校生三届,2014年将有首届毕业生。
本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研究为支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加强专业教学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适应信息时代测控技术与仪器快速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依托嘉兴学院办学,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
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两个研究方向:精密仪器设计制造技术、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2010年以来,本专业教师主持了纵横向课题22项(其中省级4项,市厅项目7项)。
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二部,获得软件著作权及各类专利授权1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特色与优势:围绕长三角地区测控技术与仪器产业集群的特点,以光机电特色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智能仪器产业基地为支撑,已逐渐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实践环节为支撑、课外科技活动为拓展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专业现设“精密机械设计制造”和“光电检测与控制”两个专业方向,以适应仪器仪表行业向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多功能化发展的趋势。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掌握测量、控制和仪器领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方法,具有测量控制领域技术集成和仪器综合设计应用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控制与仪器领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主要课程有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工程光学、微机原理及应用、精密机械设计基础、信号与系统、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就业或继续深造去向: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领域的技术监督、生产制造、质量管理、营销服务等工作;攻读仪器仪表类、光学工程类、电子信息类、控制工程类的研究生。
土木工程<本科四年制>(第一年学费:17000元/生•年,第二年学费:20000元/生•年)基本情况:土木工程专业2004年开始招生,已培养毕业生640余人,目前该专业在校生364人。
本专业依托嘉兴学院办学,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教授级高工1人,副教授6人,博士3人。
本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科学研究,近四年在国内外期刊论文28余篇,主持省部级和市厅级课题9项,省级教改课题1项,横向课题20多项;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好评,学生基本技能、创新能力进一步显现,近三年来,学生平均就业率98.7%。
特色与优势:在培养模式方面,着重培养应用与动手能力,强调面向市场、面向应用培养人才。
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通过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大学生混凝土设计大赛、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大赛等学科竞赛,以及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社会服务、第二课堂和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方式,大学四年不间断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同时加强与企业合作与交流,建立了17家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实践教学环节比较完善。
本专业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2009年始与德国莱比锡应用技术大学(Hochschulefürtechnik,WirtschaftundKulturLeipzig)合作,开办“1+1”培养模式的结构工程硕士班。
第一年(大四学年)在校学习托福考试的英语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经德方考核合格,获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后赴德方学习一年,完成学业并获得规定学分后,由莱比锡应用技术大学颁发德国政府和中国教育部认可的硕士学位证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接受课程设计、试验仪器操作和现场实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能胜任房屋和道路等土木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力学和土木工程,主要课程有大学英语、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图学、工程测量、砼与砌体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就业或继续深造去向:主要面向建筑工程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单位的技术和管理部门,各级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的相关管理部门,以及房地产开发、建设监理、金融机构和各类工业企业等。
主要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和市政工程、建造及维护的相关技术及管理工作等以及攻读本专业研究生。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四年制>(学费:17000元/生•年)基本情况: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原名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于2006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现已有110名本科毕业生,目前在校学生共有54人。
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稳定在98%以上。
在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获得全国二等、三等奖多项。
本专业依托嘉兴学院办学,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
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6人。
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和参与国家863科技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及省级等科研课题20多项,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2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
特色与优势:本专业立足“理论够用、注重实际能力培养”和“品德+合格+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努力培养能够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依据我校的办学特色和社会需求,本专业下设两个模块方向,分别为暖通空调模块和建筑水电模块,并分别进行相关实训课程的训练和培养,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针对当今社会能源需求和消耗总量的日益增高的现象,我们着重培养学生掌握能源转换、传递的基本原理以及提高能源效率的基本方法;教师把开展新能源(如太阳能、空气能及生物质能等)高效利用的相关研究内容带进课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节能减排最新知识和动态。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建筑设施智能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设备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研发、产品营销等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公司、能耗设备制造企业、管理部门等从事规划、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设备与能源系统自动化、空调工程、供热工程、通风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太阳能应用技术、冷热源工程(暖通空调模块)、建筑电气(建筑水电模块)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就业或继续深造去向:面向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及工业节能评估公司,工业节能服务公司,暖通空调及太阳能工程施工安装公司,暖通空调及太阳能设备制造、运行管理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设备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研发、产品营销等工作;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工程管理<本科四年制>(第一年学费:17000元/生•年,第二年学费:19000元/生•年)基本情况:工程管理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学生133人。
本专业依托嘉兴学院办学,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助教1人。
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
近年来发表科研论文43篇,教学改革论文10篇,主持市厅级以上项目12项,校级科研课题9项。
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4部。
校内建有工程管理实验室、工程力学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建材实验室等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并建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特色与优势: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突出对学生工程技术知识的培养,同时设置了足够的管理、经济、法律课程。
本专业下设二个模块方向,分别为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和工程造价方向(第五学期后分流),并在第七学期分别进行建造师、造价师工程师等实训课程训练,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力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在工程应用上有自己的鲜明特长,更好的适应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程造价计价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需求。
同时辅助以学科竞赛、第二课堂等方式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由土木工程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经济、法律等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与相关专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建筑结构、管理学、会计学、工程经济学、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计价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并受到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实验仪器操作和现场实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就业或继续深造去向:学生毕业后可进入与本专业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或企业工作,主要从事各类工程项目的论证、评估、决策、实施和管理等工作;可参加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监理工程师、房地产评估师、咨询工程师等执业(职业)资格考试,以及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建设局等机构从事专业管理工作;或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汉语言文学<本科四年制>(学费:16000元/生•年)基本情况:本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已毕业6届学生共270余人,目前在校生160人。
本专业依托嘉兴学院办学,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8人,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
近三年来,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4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在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办学9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4以上,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好评。
特色与优势:本专业是我校最早招生的本科专业之一,在办学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与优势。
在培养模式上,形成了“厚基础”与“重应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本专业加强语言与文学专业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扎实地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使之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同时,加强语言文字方面的应用性训练,在应用性文体写作、教学口语表达、基本写作技能训练、秘书实务训练方面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在培养方向上,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强化写作能力训练为核心,同时进行秘书学方向与教育、教学方向的技能实训,力求使学生达到“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本专业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逐渐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实践环节为支撑、第二课堂为拓展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质,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传媒、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的文秘工作和教育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文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当代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基础写作、美学、普通逻辑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秘书工作实务、文书档案学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就业或继续深造去向在政府机关、文化传媒单位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工作,或在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考研。
法学<本科四年制>(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学费:16000元/生•年,)基本情况:本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已培养毕业生近400人,目前在校学生170余人。
本专业依托嘉兴学院办学,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
拥有专任教师26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博士(含在读)7人,有律师资格的13人;近三年教师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在校学生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比例不断上升,毕业生就业率为90%以上。
特色与优势:法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本专业的特色与优势为:一是“宽基础”、“重实践”的培养模式。
开设30多门法学课程,注重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努力培养学生运用法学原理和法律法规解决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
二是开设商法方向和会计法务方向。
在第五学期学生自愿选择商法方向或会计法务方向学习,使学生具有深入的商法或会计法务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学生树立法治理念,养成法律思维,参加社会实践,培育团队精神,活跃第二课堂;强调和指导学生努力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成为法学高级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或具备会计知识和能力的法律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婚姻家庭法、证据法学、律师实务、司法文书等;商法方向开设企业法与公司法、银行法、票据法、证券法、海商法、英美合同法、世贸组织法、破产法等课程;会计法务方向开设会计学原理与实训、财务会计学、审计学与审计实务、财务报表分析、税法等课程。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就业或继续深造去向:通过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行政机关从事司法和执法工作,在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服务工作,考研等。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四年制>(本专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学费:17000元/生•年,)基本情况:本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已毕业6届学生共270余人,目前在校生160人。
本专业依托嘉兴学院办学,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11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63.6%,45岁以下青年教师具有硕士学位人数比例达到100%。
近三年来,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4项,出版学术著作1部,在重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7篇。
注重引导、吸收学生参与科学课题研究,培育学生科研能力,近三年,学生获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立项资助1项,获嘉兴学院大学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项目10项,其中重点项目7项,获全国化工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08、09学生考上研究生人数为16人。
办学7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为100,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好评。
办学9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7以上,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好评。
特色与优势:南湖学院化工专业坚持以化工为基础,以精细化工为主攻方向,经过多年的积聚和培育,化工专业已步形成“厚基础”与“重应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注重化学工程与工艺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扎实地掌握化学化工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使之具有良好的工程素质;同时,加强化学实验、工程设计与试验及实习方面的应用性训练,使学生在精细产品合成、化工设备操作及化工工艺设计上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实践环节和第二课堂两方面入手,以强化工程实验训练为核心,同时进行实验研发、分析检测及工程设计方向的技能实训。
经过多年实践已逐渐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实践环节为支撑、第二课堂为拓展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适应精细化工行业调整对专业技术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与工艺方面的知识,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和健康身心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动手实践能力,能在化工、环保、冶金、能源、材料、生物工程、轻工、医药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厂操作与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C程序设计语言、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精细化工工艺、化工专业英语、仪器分析、化工热力学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就业或继续深造去向:化工企业从事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管理、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及产品研发;化工产品检验机构或公司从事化工产品测试、检验与管理;化工仪器、设备、化工软件公司从事安装、调试与开发、技术支持;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考取商检局、海关等机构从事专业管理工作;或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生物工程<本科四年制>(学费:17000元/生•年)基本情况:本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生,已毕业5届学生共210余人,目前在校生180人。
本专业依托嘉兴学院办学,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者3人。
近五年来,生物工程专业教师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市厅级课题9项,嘉兴学院科研、教改课题4项,横向课题3项,总到帐科研经费120万元。
发表论文37篇,一级核心期刊19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获嘉兴市科技进步奖1项。
办学9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5以上,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好评。
特色与优势:本专业是我校最早招生的本科专业之一,在办学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与优势。
人才培养以服务地方及区域经济为鲜明指向,围绕嘉兴市乃至浙江省生物产业的特点,构建人才培养知识与能力结构,并以此形成培养特色与错位优势。
经过多年实践,现已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专业基础平台+特色模块”的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特色和“重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能力结构特色。
生物工程专业现设“制药工程”和“生物化工”两个专业方向,适应生物产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
培养目标:生物工程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修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相结合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掌握工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基本科学原理和实践技能。
主要课程:微生物学、生物工艺学、生物化学、制药工艺学、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设备、基因工程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就业或继续深造去向:毕业生可到生物制品、制药、发酵、食品、环境等行业从事工艺设计、技术管理、产品生产和开发,优秀学生可报考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环境工程<本科四年制>(学费:17000元/生•年)基本情况:本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生,已毕业3届学生共120余人,目前在校生240人。
本专业依托嘉兴学院办学,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4人,联合培养硕士生导师1人,嘉兴市第五批专业技术带头人培养人员1人。
近5年内,环境工程系教师积极开展大量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活动。
承担了国际科学基金(InternationalFoundationforScience,IFS)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科技厅项目4项,同时承担了多项企业技术服务科研课题;指导学生完成省新苗人才计划课题1项,校级SRT研究课题5项;申请获得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30余篇。
办学6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7以上,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好评。
特色与优势:环境工程系的前身是“环境治理工程”专科专业,已有十几年的办学历史,在办学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与优势。
(1)培养模式的特色。
根据培养目标要求,确立了具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构建和实现这种结构方式的两个方面。
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构建上突出体现宽口径、厚基础、能动手、重工程、强创新等特征。
(2)模块方向的特色。
在我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除环境工程专业模块外,还设置了环境监测专业模块,针对性地培养适合社会“环保监察员”岗位需求的复合型高级环保管理人才。
(3)创新能力培养特色。
在培养方向上,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强化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要求,增加与专业相关的特色课程,加强实践性教学的环节和课时,做到突出专业、理工渗透、强化工程,力求使学生达到“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本专业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逐渐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实践环节为支撑、第二课堂为拓展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基本情况:环境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水、气、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控制、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环境治理工程基本技能,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从事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开发研究、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C语言程序设计、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化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就业或继续深造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为工矿企业、规划设计院所、市政工程、科研单位以及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具体从事工程设计、环境管理、施工管理、规划设计、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科研等工作;也可以报考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等相关专业研究生。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四年制>(学费:17000元/生•年)基本情况:本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生100余人。
本专业依托嘉兴学院办学,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者8人。
近三年来,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发表SCI和EI收录期刊论文33篇。
特色与优势: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以服务地方及区域经济为鲜明指向,围绕浙江省及嘉兴地区橡塑及化学纤维工业产业集群的特点,构建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体系,并以此形成培养特色与错位优势。
经过多年实践,现已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专业基础平台+特色模块”的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特色和“重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能力结构特色。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现设“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化工”两个专业方向,结合“厚基础”与“重应用”的培养模式,以适应橡塑及化纤行业对高分子材料专业技术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
本专业主要加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方面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扎实的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制备与成型加工技术。
同时本专业加强学习该学科在光、电、磁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和精细高分子材料等新兴科学交叉领域的发展,力求使学生达到“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培养目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和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和产品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材料选用、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聚合物表征与测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聚合物反应工程、聚合物加工工程、高分子复合材料、聚合物流变学、功能高分子材料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就业或继续深造去向:在橡胶、塑料、树脂及化纤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研发、工艺设计、设备管理、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等;材料检验机构从事材料测试、检验与管理;材料测试仪器及设备公司从事销售、安装、调试与技术支持;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商检局、质量检验局、海关等机构从事专业管理工作;成绩优秀者报考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轻化工程〈本科四年制〉(学费:17000元/生•年)基本情况:轻化工程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生,年招生规模1~2个自然班。
本专业依托嘉兴学院办学,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轻化工程专业的现有专任教师12名,其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共2人,所有专任教师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招生至今本专业教师工承担包括省级及以上课题7项,在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ISTP三大索引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及主编、参编教材4部,有公开发表科研论文的专任教师比例达100%。
特色与优势:南湖学院轻化工程专业以服务地方及区域经济为鲜明的人才培养方向,以嘉兴市及浙江省强大的轻化产业集群为基础,构建人才培养知识与能力结构。
得益于嘉兴的纺织皮革产业在国内外突出优势,坐拥丰富资源,在产、学、研一体发展、专业的建设发展及学生的就业、深造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轻化工程专业呈现出发展势头迅猛,发展后劲十足的趋势。
经过多年实践,现已形成“平台+专业特色课”的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特色和“产学研一体深度结合,不拘一格培养零适应期创新人才”的鲜明人才培养定位特色。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现代皮革或染整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相关领域的科学理论与工程技术,具备从事皮革或染整工程的科学研究、生产技术与管理的能力,能胜任相关产品设计与开发、质量监控、国际贸易与企业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皮革工程专业方向: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B,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生皮化学与组织学、鞣制化学与工艺学,皮革整饰化学及工艺学、皮革生产过程分析检验、皮革商品检验学、毛皮工艺学。
染整工程专业方向: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纤维化学与物理,染料化学,染整工艺原理(Ⅰ),染整工艺原理(Ⅱ),纺织品检验学。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就业或继续深造去向:皮革、纺织品贸易公司从事内外贸易;从事皮革、纺织生产企业从事工艺、设备管理、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及产品设计与研发;皮革、纺织化学助剂公司从事新产品研发、实验检测、销售及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工作;皮革、纺织机械设备公司从事纺织相关的机械设计、生产、销售等工作;皮革、纺织品检验机构或公司从事纺织品测试、检验与管理;纺织仪器、设备、CAD软件公司从事安装、调试与技术支持;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考取商检局、纤维检验局、海关等机构从事专业管理工作;或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四年制>(学费:17000元/生•年)基本情况:本专业于2005年开始招生,已毕业4届学生共170余人,目前在校生230人。
本专业依托嘉兴学院办学,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3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名,在读博士2名,100%教师具有硕士学历。
近三年,省部级课题2项,市厅级项目10项,一级及以上(包括EI收录)论文数30余篇,横向课题十余项,到账科研经费140多万元。
办学7年来,毕业生每年就业率为100,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好评。
特色与优势: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拥有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条件,如日本重机缝纫机、德国STOLL电脑横机、德国HUMANSOLUTION三维人体扫描仪、红外热像仪等,并和嘉兴雅莹服饰有限公司、浙江昂达服饰有限公司、安正时尚集团等企业建立校级实习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奠定了有效地硬件条件,为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现设“服装贸易”与“服装技术与管理”两个专业模块,适应服装行业调整、振兴对专业技术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
培养目标:培养符合行业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掌握服装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扎实的人文学科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和较强的审美能力;掌握服装款式、结构、工艺设计方法和成衣化生产工艺技术,具有较强的艺工结合特色;具有独立完成服装设计构思、效果图、基础纸样和推板及确定加工工艺与成衣制作的基本能力,并能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服装辅助设计;掌握主要服装材料的结构性能和特点,具有对服装材料的选择、鉴别和初步开发的能力;具有服装生产管理、市场预测和市场营销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和管理部门对服装行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服装学科和服装行业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时装画、服装设计、服装色彩、服装材料、服装结构、成衣纸样与工艺、服装CAD、服装专业英语、服装机械与设备、服装心理学、服装采购学、服装零售学、服装生产工艺与管理、服装工业制板、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史、服装工效学。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就业或继续深造去向:在服装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从事服装市场营销;服装贸易;服装产品开发(设计);服装质量检验;服装生产管理等工作。
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考取商检局、海关等机构从事专业管理工作;或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纺织工程<本科四年制>(学费:17000元/生•年)基本情况:纺织工程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生,已培养毕业学生近200人,目前有在校学生120人;年招生规模1~2个自然班(40人/班)。
本专业依托嘉兴学院办学,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所有专任教师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近三年获各级教学成果奖2项。
承担包括国家级和省级以上课题10余项,在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ISTP三大索引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及主编、参编教材3部,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项。
注重引导、吸收学生参与科学课题研究,培育学生科研能力,近三年,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获奖2项,获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立项资助3项。
办学7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为100,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好评。
特色与优势: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以服务地方及区域经济为鲜明指向,围绕嘉兴市乃至浙江省纺织工业产业集群的特点,构建人才培养知识与能力结构,并以此形成培养特色与错位优势。
经过多年实践,现已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专业基础平台+特色模块”的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特色和“重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能力结构特色。
纺织工程专业现设“纺织品设计”和“纺织品贸易”两个专业方向,适应纺织行业调整、振兴对专业技术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
培养目标:纺织工程专业培养具有良好专业技术素质和科学、人文素养,掌握纺织科学基本理论与专业实践知识,具备从事纺织产品设计、纺织生产加工技术与设备管理、产品质量控制、纺织品贸易与营销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能在从事生产制造、贸易营销、检测检验、设计研发等相关纺织行业企业、公司胜任产品设计与开发、生产加工工艺设计、产品质量控制、产品测试与检验、内外贸易、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电工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纺织材料学、针织学、织物组织与CAD、纺纱学、织造学、染整工艺学、专业英语、色彩与图案设计、织物来样分析、纹织学与大提花织物设计、服用纺织品设计、家用纺织品设计、纺织品贸易实务、纺织标准与检测、纺织品市场营销实务。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就业或继续深造去向:纺织品贸易公司从事纺织品内外贸易;纺织生产企业从事工艺、设备管理、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及产品设计与研发;纺织品检验机构或公司从事纺织品测试、检验与管理;纺织仪器、设备、CAD软件公司从事安装、调试与技术支持;纺织生产用专件、耗材企业从事产品开发与销售;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考取商检局、纤维检验局、海关等机构从事专业管理工作;或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英语<本科四年制>(学费:16000元/生•年)基本情况:本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已培养毕业生750余人,目前有在校生420余人。
本专业依托嘉兴学院办学,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余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博士4人,常年聘请英语外教2人。
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撰写专著和编写教材若干,并获多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近三年来,在校学生通过英语专业四级、专业八级的比例不断上升,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
特色与优势:一是“宽基础、重实践”。
开设英语知识与技能课程、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等30多门,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是开设商务英语方向和翻译方向。
学习相关的商务知识,培养商务英语听、说、读、写和商务口译、笔译的技能。
三是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
强调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并进,开展第二课堂和学科性社团活动,指导学生通过英语专四、专八考试和剑桥商务英语中级、高级考试以及口译中级、高级考试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